图1、2 中国气象学会建会60周年(1984)
图3、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迎新春座谈会 图4、2012年春节慰问
叶笃正先生与学会的渊源始于1951年,他曾担任过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气象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理事及1962年成立的任第十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78年,他应中央气象局之邀,出任调整后的中国气象学会第十八届理事会理事长,承担起恢复重建中国气象学会的重任。此后,他连任第十九、二十届理事会理事长。在任理事长的九年间,以他的个人魅力、学识和远见,交出了一份让所有气象人由衷信服的答卷,从而开启了中国气象学会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时期。
重建学会组织体系 叶先生在担任理事长后,不负众望,立即部署学会的重建工作。他认为,气象学会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象事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恢复学会活动,最重要的是使之与振兴国家气象事业相匹配,与国际先进科技接轨。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于1978年12月8-18日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了中国气象学会1978 年年会暨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重新修订学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学术权威性的第十九届理事会,形成了以民主协商、民主决策为特点的民主办会模式,实施了学会分支机构设立挂靠单位、组织学会会员重新登记、开展表彰奖励、创办《中国气象学会会讯》以及建立全国气象学会秘书长会议等制度化改革举措,完善了学会秘书处的机构设置,促成了国家气象局党组《关于建立、健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学会办事机构的通知》〔(85)国气党字035号〕的印发。特别是在他的领导下,理顺了与挂靠部门的互动合作机制,此举得到中国科协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挂靠单位支持学会开展工作的典范”。正是在他主持学会工作期间,中国气象学会全方位开展工作,活动领域和参与程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新显示了学会组织在整个气象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成为会员气象科技工作者展示才能、交流学术的重要舞台;孕育新学科、新理论、新观点、造就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推动气象科技转化为现实业务能力的重要渠道;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进而使中国气象学会成为世界上拥有会员最多、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最多、体系完整,颇具中国特色,的气象科技组织。1982年3月9日,中央气象局党组以中气党字004号文件批复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联席会议文件,指出:“中国气象学会的活动,对于提高气象科学技术水平,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特殊作用,是气象部门职能单位所难以完全替代的。”
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叶先生认为:学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推动气象科技的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支持和支撑事业的发展,这既是学会的传统,是学会宗旨,更是会员的责任和义务。在1978年年会闭幕前,他亲自作会议总结,从动力气象和数值预报、天气学、长期预报和气候学研究、大气物理与大气探测、农业气象等方面系统性地进行概括与分析,就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导向性的意见。尤其是他在总结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五个标准,即:1.形成一支能攻坚的人才队伍;2.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手段;3.具有国际水平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4.气象事业和气象科技工作管理的科学化;5.建立一套及时高效的服务系统。他提出,气象科研、业务、教育是统一的整体,气象工作者要搞大联合、大协作,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薄弱,人力、物力和财力十分有限,尤其需要发扬协作精神,同心同德,互相支持,协作攻关,并把它为所有气象科技工作者应遵循的科技道德规范之一。为此,他将学会工作的立足点定位于提高气象科技的整体水平,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并指出,这就是大局。他所提出的大气科学研究不能仅限于大气圈,必须考虑大气圈同水圈、陆圈、生物圈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观点;大气科学研究要以整个大自然为实验室,遵循观测(实践)—理论—观测(实践)的观点;国际合作是大气科技发展的必然途径的观点,大气科学需要在同包括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密切合作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开辟新的研究前沿的观点;大气 科学发展要研究和跟踪国际发展趋势,从国情出发,合理地和最优地选择重点,以带动整体的观点;要重视和加强气象基础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和储备作用的观点,等等,对学会工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无一例外地贯穿于学会开展的各项活动之中。1982年,学会在成都召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他提议请邹竞蒙局长到会就气象现代化建设作大会报告,从而拉开了中国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大幕。在他的建议下,会议还一致通过了《致全体会员和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倡议书》,号召为开创气象事业和学会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在他的倡导下,学会所属分支机构由恢复初期的7个增加至17个,增设了大气化学、气象电子、卫星气象、航空气象海洋气象等一批专门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数以百计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会议,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大气科学研究领域,促进了新兴、交叉学科的迅速成长;他利用气象学会的特殊优势,围绕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等气象事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多次组织迎春学术座谈会,联络感情,沟通信息,共同构画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蓝图;他主持了学会开展的“2000年的中国气象学和大气科学”研究,高质量地完成两个研究专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研究的组织形式,充分体现联合的优势和协作攻关的力量,对于气象行业协作风气的培养和形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还主持制定了《中国气象学会关于提高学术活动质量问题的初步意见纲要》、《中国气象学会1983-1986年的学术活动规划》等一批规范学会学术活动的重要文件,以保证学术活动质量的稳定提高。
创办学会期刊 叶先生把恢复《气象学报》的出版视为重建学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气象学报》编辑部在1978年开始工作,1979年恢复出刊,由气象出版社出版,重新确立了其在气象学术界的地位。多年以来,每逢春节,气象学会秘书处的同志在看望他时都不忘带着《气象学报》,因为在叶先生的心目中,《气象学报》是学会最宝贵的财富。他曾动情地说到,《气象学报》是送给他的最好的礼物。
在他的直接关心下,中国气象学会创办了气象科普期刊《气象知识》,并于1981年2月25日正式出刊,它是国内唯一一份以宣传气象科技和防灾减灾知识为主要任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气象科普期刊。《气象知识》第1期的发行量为14981份,至第4期已增加到17323份。1982年发行的《气象知识》增加至20556份。《气象知识》的创刊,在全社会普及气象科学知识、提升气象工作的社会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创办《气象学报》(英文版)的构想由时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的中国气象局邹竞蒙局长首先提出,并认真征求了理事长叶先生的意见。对此提议,叶先生极为赞赏,迅速提交常务理事会审议并通过了专门的决议。推动国内第一个英文气象学术期刊——《气象学报》(英文版)的创办,是中国气象学会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气象学会逐步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叶先生始终关注《气象学报》(英文版)的筹办工作,特别叮嘱要注意英文编辑队伍的水平。并特别同意从其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大气所抽调得力人员担任《气象学报》(英文版)的执行主编。在《气象学报》(英文版)的创刊号上,叶先生以名誉理事长名义专文致贺。《气象学报》(英文版)的创刊,也成为提高中国气象学会国际化水平的标志性事件。
力推青年工作 1984年1月3日在北京京丰宾馆召开的第二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四次会议在讨论拟收入《中国名人大词典》的著名气象科学家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名单时,叶先生针对当时气象科技迅速发展而气象队伍“青黄不接”的严重状况,提出了学会要加强青年工作,建立针对青年的奖励和学术会议制度,努力为各类青年气象人才的成长铺路搭桥,鼓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从而保证气象工作后继有人的动议,并要求使之成为中国气象学会继传统的学术和科普工作之后又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主导性工作。
1984年9月,第二十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做出专门决议,决定设立中国气象学会青年气象科技奖(后更名为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用于奖励35岁以下有突出成绩的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相应建立青年气象科技奖评选委员会。首届评选委员会由谢义炳、章基嘉、黄士松、赵柏林、冯秀藻、张丙辰、傅抱璞、周秀骥、曾庆存等9位著名科学家组成,体现了学会强化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和力度。
叶先生强调,学会要把攀登进取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热爱祖国、热爱事业的高尚精神传授给青年同志。他语重心长地教导青年同志:你们的事业在中国,你们的希望在中国,施展你们才能的大舞台也在中国。
在他的倡导下,学会建立起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制度,每四年举办一次。首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于1986年6月在南京举行,会议检阅了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向100 名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谢义炳等著名气象学家与会,老、中、青三代气象科技工作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青年成才之路。
为强化青年工作的组织实施,采取了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措施。如:制定青年工作计划,把青年工作列入理事会议事日程;编印《中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名录》,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增强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评审委员会筹划、组织和协调青年科技活动的职能;为中国科技人才库提供中青年气象科技人员数据;吸收有突出成就的青年气象科技人员参加学会各学科委员会的工作;为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参加学术活动和国际交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加快发展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加入学会等。
发展气象科普事业 在叶先生主持学会工作期间,学会大张旗鼓地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1978年,学会建立了专门机构——气象科普工作委员会。1980年1月,在昆明召开普及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集中研究了《关于创办〈气象知识〉的初步设想》、《关于编写〈气象知识丛书〉的初步设想》、《关于协助拍摄气象科教电影的初步设想》、《关于科学普及活动奖励试行办法》等重要问题。1981年9月又召开了全国气象科普创作会议。对评选出气象科普创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气象科普书籍和优秀科普文章进行表彰。1982年4月召开了首次中国气象学会科普工作会议,邀请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会议,就提高对科普工作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气象科普组织体系的形成、开展科普工作的形式、途径和基本任务等,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会议凸显了气象学会组织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中央气象局党组书记薛伟民在会议文件的报告上批示:希望科普工作更上一层楼。邹竞蒙同志批示:科普工作颇有成绩。对精神文明建设有了一些贡献,没有科普或气象科普开展得很差,几万人的气象服务工作效果就要打折扣,人民群众掌握了气象科普知识,“用”气象的经济效益就会获得最大的“效益”。何况还能“自有后来人”,培养气象队伍的接班人,科普大有可为,要宣传气象科普的重要作用。
叶先生提出,要像对待科研项目那样的态度来做好气象科普工作,特别是要从全国有三亿多青少年的特点出发,发展气象科普事业。为此,学会推出了面向全社会的系列化气象科普宣传活动,着力打造世界气象日、气象夏令营等科普品牌活动。这些做法一直延续至今,为中国气象学会的科普工作始终走在中国科协所属各全国学会的前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民间渠道的国际交流 学会恢复活动后,中国气象学会针对当时的国际环境,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利用特殊的地位和优势,积极构建民间气象科技交流平台,广泛开展活动,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气象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在叶先生的主导下,中美两国气象学会间的气象科技交流迅速升温。1979年6月18日-7月2日,以会长牛顿博士为团长的美国气象学会代表团一行16人应邀来访。叶先生会见并宴请美代表团。9月25日-10月 9日,叶先生亲率中国气象学会代表团一行11人回访美国气象学会。通过访问,了解了美国气象学会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以及美国气象业务组织、科研、教育和气象业务发展情况。共同探讨了美国一些大学接受中国选送气象进修生、研究生的可能性和途径,并接受美方赠送的气象教材。1982年年会期间,他亲自邀请美国气象学会代表团和部分华裔气象学家到会做学术报告,这在以往中国气象学会历届代表大会或年会从未有过。1984年3月,中国气象学会与美国气象学会、国家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海洋大气局在北京联合召开“国际青藏高原和山地气象学术讨论会”。世界气象组织等15个国家和组织的48名代表及中国的49名专家参加会议。1985年10月,美国气象学会主席莫瑞诺博士偕夫人以及秘书长斯潘格勒夫妇来华讲学和访问,与学会理事长叶笃正、国家气象局邹竞蒙商讨台湾地区中尺度气象试验的有关事宜,就两国气象学会联合召开“国际大气辐射会议”进行商讨,并就各自会员加入对方学会有关问题达成原则协议。当年12月,中国气象学会批准美国和境外的8名学者为中国气象学会通讯会员。1986年8月,由中美两国气象学会共同发起,并得到世界气象组织、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物理学协会、中国气象局共同资助的“北京国际辐射会议”在北京召开。
与美国气象学会的交流交往,也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和连带效应。
1982年 3月以理事长B·达尔斯特隆为团长的瑞典气象学会代表团应邀来访,受到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的接见。1983年2月28日,瑞典气象学会授予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程纯枢瑞典气象学会名誉会员称号,以表彰他对中瑞两国、两会气象交流与合作的贡献。同年6月5-21日,中国气象学会代表团一行10人回访瑞典,就进一步发展中瑞两国学会和气象部门之间的合作进行了会谈。1985年3月,中国气象学会决定授予瑞典气象学会前主席、前秘书长弗雷斯·拉松先生(FritZLarson)为中国气象学会名誉会员称号。
1982年5月,叶笃正理事长应邀出席日本气象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此后,两国气象学会间的交往日趋活跃。当年9月,日本气象学会理事长岸保勘三郎教授来华进行学术交流。中国气象学会还派代表出席日本气象学会于10月18-22日在日本筑波举行“热带气象区域科学会议”。1984年10月,以日本气象学会理事长山元龙三郎为团长的日本气象学会代表团应邀来访并参加中国气象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活动。代表团向中国气象学会赠送一台计算机。1985年10月,中国气象学会访日代表团再访日本。
1985年8月澳大利亚海洋专家汤姆·比尔博士受澳大利亚气象与海洋学会的委托,在访华期间专程拜访中国气象学会,就建立和发展两学会间的联系和友好往来交换意见。
开启海峡两岸交往的大门 中国气象学会恢复活动后,着眼两岸气象工作发展大局,立即着手即在中国气象局的具体领导下开始关注对台工作。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循序渐进,探索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和人员往来的管道和机制,逐步累积互信,以改变两岸气象工作相互隔绝的状况。1979年4月,学会公开发出了邀请台湾气象界人士来大陆参观、访问和参加学术会议的新闻稿。l981年,学会又建议台湾地区气象学会参加中国气象学会及其所属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和活动,并向台湾气象主管部门赠送《气象学报》第39卷一套,为两岸气象界以后的科技交流和合作开了个好头。但这些活动限于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不仅接触面窄,并且不对媒体公开。
1984年7月,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活动筹委会向台湾气象界发出邀请信,新华社播发了这条消息。邀请信指出:“……在此,特邀请台湾气象界派出代表届时来大陆参加纪念和庆祝活动,并共商发展我中华气象事业大计,研究交换海峡两岸气象资料和天气预报途径及其服务。代表名额不限,会后如愿意,可安排游览祖国之名山大川,或回原籍访祖寻根,探亲访友。诸代表在大陆食宿交通之所用均由本会负责,并保证来去自由和人身安全……”。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气象界没有对此做出积极回应,但两岸气象界的关系趋于松动,更为此后两岸气象交流的扩大和延伸奠定了重要基础。
叶笃正先生在担任中国气象学会第21、25、26、27届名誉理事长期间,仍念念不忘中国气象学会的发展,对一些重要活动仍积极参与。
回忆叶笃正先生对促进中国气象学会发展的诸多往事,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全体人员更对叶先生朝前超前的战略目光、扎实求实的工作作风、提携后人的师德风范有了更多的敬佩。斯人已去,风范犹存!
以此纪念叶笃正先生,愿先生安息!
(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