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它 > 专题栏目 > 气象史海  
由「氣象學報」談起
——
2014-02-18 | 【 【关闭】

     

  「氣象學報」,在台灣大部分的氣象工作者都知道,是「中央氣象局」的學術期刊,但常有要寄給學報的信件,被氣象局的人員放入「氣象學會」的信箱中。而實際上「它」還真是我國氣象學會的學術刊物,並且兩岸至今(民國103/2014)年都還有出刊,已有近90年的歷史。為何來台之後學報會轉到氣象局呢?這還真牽涉到海峽兩岸之間,複雜慘痛有趣的關係,讓我收集些資料為您說分明。 

  「氣象學報」的由來 

  公元前四世紀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所撰寫的「氣象學(Meterologica)」一書,被公認是世界最早的氣象專著。十九世紀中葉,發生在黑海的克里米亞戰爭,因英、法艦隊受損於風暴之中,導致最早為民服務「國家氣象局」的誕生。直到二十世紀初期,由V. Bjerknes 和他的兒子 J. Bjerknes及學生 C. G. Rossby等等,所創立的「挪威學派」,開啟了近代氣象學術研究及作業領域,還深遠地影響到目前氣象事業的蓬勃發展。 

  我國近代正式有氣象機構是民國元(1912)年,由教育部(蔡元培總長)責成,創立於北京古觀象台原址的「中央觀象台」,所以今(民國1032014)年也是我國正式有氣象事業也超過百年。當年負責氣象的蔣丙然博士,後來代表政府於民國131924)年春,由日本人手中接下「青島觀象台」(原為德國人所建)的主權,並出任台長一職,當年1010日下午「中國氣象學會」正式創會於此。 

  隔(民國14/1925)年,學會召開第一屆年會,並創設「中國氣象學會會刊」(第1卷);到民國241935)年改稱「氣象雜誌」月刊(接第11卷);抗戰爆發內遷,於民國311942)年改稱「氣象學報」季刊(第15卷起),雖是季刊,由於面對「抗戰、內戰」,稿源著實不易,常是(一、二、三、四)期合刊,到民國381949)年所出的第20卷,是以「竺可楨先生六旬紀念專刊」出版。 

  民國元(1912)年所成立的「中央觀象台」,在北伐成功之後,就由新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接收;收回青島觀象台主權後,由國人創立的「中國氣象學會」(1924),及由學會所創設的「會刊」(1925),也因北伐成功後,學會會務和會刊編務,全轉到南京的「氣象研究所」(1929);抗戰爆發後,「氣象研究所」遷到重慶,民間有氣象專業訓練的中央(之前的東南)大學和清華大學(均為地學系氣象組),也內遷到重慶和昆明;抗戰期間新成立的氣象作業單位,主要有民國281939)年,空軍為抗戰急需氣象支援保障服務,組織的氣象部隊及訓練單位,和民國301941)年在重慶政府機構的中央氣象局;當時戰事倥傯,重點在作業能維持、學術研究成果則較不易,故在民國391950)年之前的大陸時期,「氣象學報」的出版,除是反應我國氣象界最新科研成果的學術交流窗口,可能也是唯一的氣象期刊,這共有20卷的氣象期刊,實際則包括了:「氣象學報」、「氣象雜誌」和「中國氣象學會會刊」。 

  學術期刊在台灣 

  台灣和大陸關係很複雜,現在雖以漢人為主,但台灣會歸入清政府(中國)的版圖,明末延平郡王鄭成功的功績最大。同樣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日本能真正變法維新,轉強後也成為侵略者並向外擴張,1895年「甲午之戰」後據有台灣,第二年(1896)日本「台灣總督府」公告的官制,就有氣象機構的設置,(就是現在中央氣象局的現址),台灣目前有人的氣象台站,可說是在「日據時代」就已建構完成。而日本人是將氣象觀測事業當成「軍事情報」在經營,所以所有氣象人員均來自本土(日本國內),後來雖在台成立「測候技術官養成所」,但也只有召訓在台的日本人,直到「珍珠港事變」之後,才開放少數名額給台灣人,這些代表人物有:周明德、徐明同,徐晉淮、湯捷喜、鄭邦傑等等少數人。 

  民國341945)年1025日台灣光復,來自福建省氣象局(民國28/1939年成立於永安)的局長石延漢,來台接收並成為台灣省氣象局首任局長,當時的日本氣象人員還高達220餘位,台灣的氣象人員才50餘人。到了民國381949)年底,內戰結束,在大陸三大氣象機構中:「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沒有一人來台;中央氣象局僅少數人隨主任秘書來台;空軍氣象因有航空之便大部份轉移來台」。也因為台灣省氣象局原日本人需遣返,過剩的空軍氣象人員可支援氣象局,曾成立「軍民聯合氣象預報中心」投入運作。中國氣象學會會員當中,空軍的會員雖來得較多,但氣象研究所及氣象局的主要會員沒來,導致會務星散。韓戰過後台灣局勢穩定下來,來台氣象界人士才建議,將「氣象學報」季刊先行復刊,交由當時的「聯合氣象預報研究中心」編輯出版,於民國441955)重新出版「第1卷」,每年36912月各出一期,從目錄看,最初幾卷所發表論文當中,主要撰稿者是空軍氣象人員,如魏元恆、徐應璟、曲克恭、王時鼎 

  在鄭子政、劉衍淮、張其昀等老會友建議推動下,民國471958817,假當時的台灣省氣象所,「中國氣象學會」復會成立,並再度選出民國131924)年,在青島創會的蔣丙然博士為理事長。民國481959)年在台召開的第二屆會員大會,再度出版「中國氣象學會會刊」(第1期)。後因我國遭逢退出聯合國,民國611972)年,學會改名「中華民國氣象學會」(對內得簡稱中國氣象學會),會刊名稱則到民國701981)年的第22期,才正式改稱「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刊」,至目前會刊已出版到第54期(曾一度每期出過2本)。 

  學會在台復會後,第11屆會員大會(民國58/1979年),有討論「請本會籌辦學術性刊物」的案由,因「氣象學報」由當時的台灣省氣象局出的很正常,民國601971)年,精簡掉台灣省氣象局,恢復「中央氣象局」建制,並持續出刊「氣象學報」,學會實在不便收回,只好另創「大氣科學」為代表性學術期刊,在民國631974)年正式出版至今,原為年刊後為半年刊(中有一年寫成兩期)現為季刊(每期有四號),目前(民國103年)出到第41期;學會在民國681979)年又創辦「Papers in Meteorological Research」英文期刊,民國711982)年,PMR榮獲教育部獎勵「自然及應用科學類學術性刊物」優良獎及15萬元獎金之獎勵。後來國科會為推動「地球科學」綜合性英文期刊,以便打入國際學術界,PMR在民國811992)出刊到第15卷,就完全併入國科會主導的「TAO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英文期刊中,(中文名稱:地球科學集刊),並主導「地球科學聯合學術研討會」,國內「全國大氣科學學術研討會」也參加。 

  民國471958)年12月,所出版的第4卷第4期「氣象學報」,正式宣佈:「奉國防部(47)啟可字第326號令,軍民聯合氣象預報中心於12月底撤銷並辦理結束」。「氣象學報」改由台灣省氣象所繼續出版,自民國4819593月第5卷第1期起,所發表的論文就以省氣象所(局)的人員為主,因為空軍氣象聯隊也自民國481959)年起,另創刊「氣象預報與分析」季刊,軍方的論文自然就發表在軍中刊物上,民國百年12209期(慶祝空軍氣象中心成立50週年特刊)。「氣象學報」從民國441955)到811992)年(第1-38卷),每年4本都按時出刊;從民國821993)年第39卷改版,加入(中央氣象局)新局徽起,到現在的第50卷,就出刊的不正常,每1卷(四本)常跨了三年,其中民國82/85/931993/1996/2004)有三年未見出過一本,有很多年每年才只出一本,因氣象局所掌管業務(測預報、地震、天文、海象)的關係,「921」大地震之後,「氣象學報」近幾年常有地震的論文,這是大陸「氣象學報」所沒有的。 

  由於近年來國科會只重視國外有SCI認證的論文,導致國內中文期刊投稿論文不足,氣象學會理監事會議一度還曾討論,「大氣科學」和「氣象學報」合刊的可能性如何?最後覺得因性質與經費來源不同,合併還是「不可行」,保存各自學術期刊的獨立性及特色。照理說氣象論文不該會缺稿的,國內各大學每年畢業的碩、博士研究生相當多,國科會每年補助的個人氣象專題研究計畫,中央氣象局的委託計畫,都該是投稿來源才是。除「氣象學報」、「大氣科學」、「氣象預報與分析」等季刊外,氣象局每年舉辦的「天氣分析與預報」年度研討會,國科會推動(約3-4年)辦一屆的「全國大氣科學學術」研討會,氣象學會近年來受委託的「海峽兩岸災害性天氣分析與預報」研討會,及年度「國內研究生」、「兩岸青年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每年各單位主辦專題性的研討會,均會出版各種的「論文彙編」,所以在台灣的氣象學術活動,說實在還是很活耀地。 

  學術期刊在大陸 

  民國381949)年底,國共內戰進入尾聲,在大陸氣象學會隨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北遷,學會理事長竺可楨出任由中央研究院改稱「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氣象研究所改為「地球物理研究所」,還是由趙九章擔任所長(後接氣象學會理事長)。中共新政權新組建「軍委氣象局」,由涂長望教授出任局長,五年後歸國務院建制改回「中央氣象局」,以後稱「國家氣象局」現為「中國氣象局」,但兩岸的「中央氣象局」沒有淵源的關係。「新中國」成立後大陸曾開過「一、二、三屆及第十八屆」新的氣象學會理事會,並選出新的氣象學報編審(輯)委員會,表示「氣象學報」在大陸由(第21卷)起持續出版。 

  在民國391950)年之前,中國氣象學會在大陸一共開過16屆有改選的年會。從1950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為止,中國氣象學會在大陸由竺可楨續任、再由趙九章接任理事長。由於文革爆發,大陸全面終止一切「正常活動」,包括氣象事業在內。例如:「中央氣象局」被迫併入「總參氣象局」,由軍方出任氣象局長,原氣象局的人員下放到「五七幹校」。直到1972年因有一個颱風登陸浙江,造成極大災害,引起周恩來總理極度的關切,才又恢復「中央氣象局」建置,鄒競蒙也在此時由空軍轉到民間服務,到1982(民國71)年出任局長(中央/國家/中國氣象局:1982-1996),並在當年兩岸中央氣象局(吳宗堯/鄒競蒙)兩位局長,同時出席菲律賓馬尼拉的颱風會議,(為海峽兩岸首次氣象交流)。 

  在學報方面,文革爆發不久的1966630,經「中央氣象局」黨委批准,「氣象學報」暫時停刊。77,「中國氣象學會」發出「氣象學報」停刊通知。這一停就達13年之久,很多氣象的學者、專家均曾多年,沒再發表論文了。1976106,大陸一舉粉碎「四人幫」,又經過「兩個凡是」的鬥爭,鄧小平得以完全掌權,才能迎接1978年「科學的春天」,19796月,「中國氣象學會」恢復活動後,接續的「氣象學報」由「氣象出版社」出版(全年出版四期);當年的327,大陸中央氣象局第18次辦公會議,已決定集中辦好「氣象」、「氣象科技」、「氣象知識」、「氣象學報」這4種刊物。前兩種是氣象局、後兩種是氣象學會的刊物,其中「氣象學報」於19879月,又另行出刊英文版學報「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從2011年起的英文版「氣象學報」,由Springer公司代表作海外的紙本及電子版的發行。1996年「氣象學報」中文版由季刊改為雙月刊,到2012年已出刊到第70卷(現每卷出六期),近年來「氣象學報」多次被評為「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也列入「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範項目」的資助,應是大陸等級最高的氣象學術期刊。 

  文革結束,大陸後來大概將氣象學會新選出,由竺可楨任理事長的任期統稱第17屆、趙九章任理事長期間為第18屆,但文革期間1968年趙九章不幸被迫自殺,1978年科學春天的到來,由鄧小平所主導,當年全面恢復大學的入學考試(高考),各種學會也全面恢復活動。「中國氣象學會」先補選葉篤正博士為第18屆理事長,然後開會結束第18屆理事會;之後重新選出第19屆理事會,每屆任期均為四年,目前大陸氣象學會是2010年改選的第27屆理事會;並從2002年起每年召開年會,每次集合十幾個學會所屬的各種專業(學門)委員會,聯合舉辦學術研討會,有時也在會場配合廠商的氣象儀器、防雷裝備等之展示。而氣象學會在臺灣自民國471958)復會後,因每年改選三分之一的理監事、並選出新理事長及召開年會,稱之為一屆,今(民國103)年為在台復會第56屆。 

  大陸1950-1979年間「氣象學報」、「氣象」、「氣象科技」是主要的氣象期刊,「氣象知識」則是配合學會新成立「科普工作委員會」,面向全國的氣象科普期刊。1979年之後,各省、市由學會和氣象局合作,均辦一本氣象期刊,稱之如:「山東氣象」、「福建氣象」、「四川氣象」、「新疆氣象」、等等,一般均為季刊。而重點研究單位、學校、區域氣象中心,另各自依其性質再創立各種氣象期刊。由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由地球物理研究所1966年分出之氣象專業,文革之後才真正落實)主辦的有「大氣科學」、「大氣科學進展(英文版)」、「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國氣象局所屬氣科院等六個單位主辦的「應用氣象學報」、「氣候變化研究進展」;南京方面有「氣象科學」、「南京氣象學院學報」;廣州有「熱帶氣象學報」;上海有「大氣科學研究與應用」;武漢有「暴雨防災」;蘭州有「高原氣象」、「乾旱氣象」;東北四省市合辦「氣象與環境學報」,也有如江西省將「江西氣象」改為「氣象與減災研究」等等,當然大陸軍方氣象單位也有他們的期刊,如「航空氣象」。大陸近年來,有不少期刊改為雙月刊或也出英文版,版面也由16開擴大為A4版本,紙張也有改為銅版紙、圖版也增加為彩色印刷。 

  兩岸氣象學術期刊交流 

  海峽兩岸對抗時期,要了解大陸種種,必須透過各單位「匪情小組」的蒐集,再找專人研讀分析撰寫所謂的「情報論文」,相信大陸做法也一樣。例如大陸出版的「氣象科學發展戰略概論」(第一本氣象軟科學著作),對台灣所推動執行的TAMEX實驗計劃就有所論述。民國761987)年112日,政府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戚啟勳前輩利用返鄉探親後到北京探望老友,並帶回(科學/氣象)出版社的相關氣象專著,返台後洽商出繁體字版;中國文化大學氣象系曲克恭主任,曾在學會年會提案討論,籲請政府有關單位,開放大陸學術期刊可以進口。 

  為慶祝兩岸同根氣象學會創立70週年紀念,大陸氣象界代表團,於民國831994)年3月下旬首途訪台,大陸學會來訪秘書長彭光宜先生,特別詢問起有關「兩岸氣象學術期刊交流」事宜?經向當時紀水上秘書長查問,他也不知詳情?但曾獲郵局通知,由學會出據公函,領回一大批大陸寄來的氣象期刊。經取回學會辦公室整理,發現在199212月第11卷第4期的「高原氣象」刊物上,有一段編輯部特別聲明:「1992年在第二屆東亞及西太平洋氣象與氣候國際會議期間,經海峽兩岸氣象學會代表商定:大陸出版的「氣象學報」、「大氣科學」、「應用氣象學報」、「熱帶氣象學報」、「高原氣象」、「氣象」六種刊物與台灣出版的「大氣科學」、「氣象學報」、「氣象學會會刊」及英文版的論文集「TAO」四種雜誌建立期刊交換關係。」彭秘書長想了解的就是這件事,因為他們回去就執行這件商定,郵寄大量各種氣象期刊到台灣來,但一直未獲台灣方面的回應,不知是否沒寄達或被沒收?紀秘書長因沒參加香港這會議,學會這期間的理監事會議也沒提任何「這協議」的紀錄。後經彭光宜提供大陸交流單位的地址及其他大陸的氣象期刊;在提交理監事會議討論時,陳泰然理事長裁示:「按雙方協議,由學會秘書處去執行就是。」後來大陸有幾個省學會也組團來訪,表示也希望獲得我方期刊。最後寄給大陸的交流單位約30處,最近是福建、最遠達新疆,北京和南京是交換重點單位的地區;大陸寄來的期刊後來有十幾種,每種期刊他們寄來1-8份不等,秘書處將這些期刊依序轉給:台大/中大/文大(大氣科學系)、中央氣象局、空軍氣象聯隊、民航氣象中心、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和學會自留。這前後郵寄交換近17年,目前尚接到大陸寄來的期刊,但我方經決議已停止再寄發交流。 

  結語與感想 

  「氣象學報」是我國兩岸氣象界最老牌、最資深的氣象學術期刊,1950年之前只在大陸出版,之後兩岸均有出刊,台灣方面目前改為中央氣象局所發行,曾有八年沒出刊,後來學會改創出版「大氣科學」,也曾出過英文期刊「PMR」;大陸方面一直是由氣象學會在發行,文革期間中斷近十三年之久,是目前大陸核心的學術期刊之一,它後來也出英文版「AMS」。而大陸氣象學術或作業單位大量出版刊物(以季刊為主),均蓬勃發展於「科學的春天」之後,如各省的「OO氣象」,中科院大氣所的「大氣科學」、「大氣科學進展(英文版)」、「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國氣象局的「應用氣象學報」、「氣候變化研究進展」。南京一直都是氣象教育訓練輸出人才的重心,這裡有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原中央大學氣象系)、南京氣象學院(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空軍氣象學院(現解放軍理工大學氣象學院),除兩校各有期刊外,江蘇省氣象學會特由南大黃士松教授投入很多心血,主編「氣象科學」期刊,後來省氣象學會秘書處也從「創刊號」起全部補寄來,是台灣三所大氣系及中央氣象局圖書館,所保存最齊全的大陸氣象學術期刊。 

  「總的來說大陸氣象工作者人數是世界第一,研究人員也不少,以其期刊數而言,顯然是不夠的,其代表學會的學術期刊「氣象學報」之論文,由接受到刊出要兩年左右,這表示投稿論文眾多而出刊的管道待改善,或許可以像Monthly Weather Review 一樣,學報應出月刊而非季刊,才可疏解大陸氣象論文的發表慌。」這是兩岸雙向交流所見的觀察。後來「氣象學報」以此為理由之一,爭取到出版總署批准,1996年學報由季刊改為雙月刊,2002年再擴大版面;加上「英文版氣象學報」的出版,大陸氣象學會為氣象研究工作者提供很好的發表園地。2010年大陸負責編務的劉宗秀女士,來電查詢早年學報的一些人事概況,原來是為「氣象學報」出刊85週年出紀念冊;為學報論文的審查把關,「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周秀驥教授,投入20年的心血實在令人敬佩。現階段海峽兩岸氣象交流,除相關人員多管道往來外,「學術期刊」的交流應該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葉 文 欽       

  (氣象學會秘書處退休)

  參考資料 

  秘書處輯(1994):中華民國氣象學會重要事蹟紀要,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刊,第35期第1號。 

  葉文欽(1995):與大陸氣象交流有感,中華民國氣象學會會刊,第36期第1號。 

  葉文欽(2005):台灣氣象事業與兩岸氣象交流,「中國氣象史研究文集」(二)。 

  大陸「中國氣象學會」(2010):紀念「氣象學報」創刊85周年,紀念冊。 

  【民國1002011)年122完稿;1032014)年212修訂】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