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楼的片段回忆
所里组织征集“三号楼的故事”,我觉得确实是好主意,但没想参与。没有辉煌的过去可以回忆,而且一般人的天性是不大喜欢回忆过去受的苦。我又是学大气的。大气不需要记忆,只是每天尽情地流淌,用以耗散从太阳那里得到的无尽的能量。“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还有人说:“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信然。但后来A先生找到我,“属予作文以记之”。我唯唯诺诺答应下来,且我在三号楼住的九年也已经过去了近20年,也正好作为回忆的材料。于是有了以下的文字。
三号楼的吃:
先说吃的事情吧。民以食为天,何况是在那个物质不富裕的时代。三号楼的时候,应该是吃过很多东西,特别是后来那几年,工资明显多起来,所以大家在楼道里做了饭菜之后,会经常聚在一起吃喝。
尽管在三号楼吃过很多东西,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吃面条,甚至好像在三号楼的十来年里只吃过面条。到了晚上十点钟左右,宿舍里派出一个人,到水房的灶台烧水煮面条,下一斤,同舍生(加上派出去煮面的共四个人)分而食之,“晚食以当肉”的缘故,相当地美味!我煮面的时候,偶尔会见到B先生也前来煮面,只见他昂着头,大铝锅接上水,也煮一斤面条,而且是他一个人吃!一斤面条的宵夜啊!这种场景让我变得谦虚起来。
经过那些年对自己口味的投资,现在我还经常清水煮面,放入老干妈辣酱和些许白菜,盛碗之后放陈醋适量,且一直都把这个当作美味,其美味指数不逊于延吉冷面、兰州拉面、湖北热干面、重庆小面。
三号楼的厕所:
有进就得有出,就得上厕所。三号楼的厕所很有特点。由于我不是工科毕业的,所以一直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厕所地面总有几厘米厚的水,应该不是为了对付pm2.5的。有好心人每隔半米放些砖头,只有一些是整的,多数是残缺的。经过不知不觉地锻炼,我可以很easy地走马桩,只要别叫我同时手上还要打太极之类的就行。许多年之后,再次走马桩,腿已晃得不行。三年不练兵,虎贲之师被犬欺!
三号楼的玩:
我们刚入住三号楼的时候,同宿舍还有另外一个人,现在想想应该属于钉子户。这位C先生有很多书,大部分是诸如维特根斯坦之类写的哲学书。我有三不知:股票解说、电竞解说、古典哲学。这些东西其中的每个字都能懂,可是一组合就完了。后来,我们通过下棋之类的大众文化迅速拉C先生下水,下里巴人完胜阳春白雪。从此,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快乐的人,少了一个哲学家。
那个时候,D同学给我们出了一个题目:你是愿意当一名睿智的哲学家,还是愿意做一头快乐的猪?现在想想其实这是一个伪问题,我们实际上这两者都当不上。但当时却着实难住了我们。
当时我们玩得最多的是踢足球。踢球时发生磕磕碰碰的事情在所难免,所以经常有被别人绊倒的情况。但也有把自己绊倒,摔成骨折,上三院打钢钉的。男人嘛,就得对自己狠一点。当时,三号楼的人们踢足球就像现在的广场舞一样盛行。特别是我们班,好像所有的人都踢过球,盛况空前。
三号楼的洗澡:
踢过球就要洗澡,但问题是最近的澡堂在德胜门附近,远不说,还花钱。而且,所里的澡堂只在临近周末时开一次,职工们洗完澡回去欢度周末,而我们周末一踢球,前日所里澡堂洗出来的丰功伟绩,就不幸全被欢快踢球所出的汗抹杀了。所以,只好在三号楼里的水房洗澡。每层楼配备有两个水房。一般都是晚上洗澡。夏天没有任何问题,进到水房关好门,同时一定要关好灯(没有窗帘),然后就可以开始洗澡了。问题是:男女要排队。当时洗澡的原则是:(1)男女分浴;(2)相同性别的人可以随时出入水房。原则经常和道德发生冲突:当水房已经被同性占领较长时间,而你还要进去时,尽管符合原则,但异性那种仇恨的目光会让人心里不安。
冬天,没有排队的问题,但有温度的问题。特别是某一年开始,水温变得很低。冬天洗澡有一要诀:运一口气,然后一盆冷水从头浇下去。于是,神经迅速粗大起来,依据多平衡态理论,身体瞬间进入新的平衡态,可以安心地按着洗热水澡的程序洗澡了。在新的平衡态下,不仅可以安心洗澡,还可以进行科学思考,记得有一次就和一同洗澡的E先生交流过皮肤表面的热交换问题。
三号楼的住:
在三号楼,我住过2、3、4、6楼。6楼只有中间一段才有。原来不知是做什么用的,后来隔成数间,分配给年轻夫妇,我们有幸也在其中。我们的那间窗户朝西,一眼望出去,就好像有超大的阳台:50X10米!最大的问题是夏天西晒弄得房间奇热,而且超大的阳台具有超大的感热效应,对外长波辐射到了后半夜才能起作用。于是落下一个毛病:看见大晴天就想往外跑,直到这些年这个毛病才好了。
1997年秋天,所里分给我们一居室,我们告别了三号楼的筒子楼生活,向小康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过上了“24小时热水、独立卫生间”的幸福生活。
三号楼的往事,对我们当时的年龄段来说,就是青春的经历,就是“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的阶段,过山车的感觉。三号楼的往事,经过20年的发酵,一切都变得美好,就算是当时的苦也变成甘美的醇酒。
今年年底,三号楼得以凤凰再生,新的三号楼将以脱胎换骨的雄姿迎来新的主人,续写新的三号楼故事。
陆日宇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1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华严里40号 邮编:100029
联系电话:010-82995381 Email:iap@mail.iap.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