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大气所的这十年

发布时间:2018-08-29  |  【打印】 【关闭

  2008年9月,一个闷热的下午,我第一次坐车到了华严北里,隔着斑驳的马路和午后低垂着枝条的杨柳,看到了大石头上苍劲的刻着大气所的名字,正对着大门背后是一座灰黄的小矮楼和一个升旗台子,右侧是一个有奇怪圆顶的高楼。这是我,当时还是一个刚升入大学四年级的本科生,对大气所的第一瞥。那时,还在犹豫的我,处于人生的抉择中,是保研还是考研,是继续学数学还是转行到计算机或者别的专业;那一刻,还在迷茫的我,也并不知道,未来我的名字会和大气所紧紧连在一起,至今已经十个年头;那一刻,还在徘徊的我,也没预料到,我其实已经在人生最重要的抉择路口,走出了第一步,走进了大气所。
  2008年9月之前,作为一名数学专业的本科生,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气象学”、“海洋学”等等之类的学科,这两个词、专业和相关的衍生词基本只存在于自己的潜意识,随着初中地理课本早就埋藏在旧书本堆和旧记忆里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博士阶段的导师,抱着试一试和挑战自己的心理决定在大四阶段做一个小的课题:海洋XBT数据偏差研究。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在9月的那个下午第一次来到所里,见到了导师,开始了这一切……接下来的几个月是极其痛苦的,因为要从零开始学习相关知识:什么是XBT?对于只会用百度的菜鸟本科生,搜索这个问题的结果是“没有答案”。于是,只能从导师给的几个英文论文及其参考文献开始读起,英语不好再加上没有专业知识,一篇文献读完也不知道讲了些什么。云里雾里的泡了几个月图书馆之后,还是觉得不得要领,于是开始求助,自己不懂的问题发邮件问论文的作者。幸运的是,来自意大利的一位学者非常认真的回答我的问题,这位大叔后来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之一(图1),在导师和这位意大利学者的带领下,我完成了本科论文,设计了一个简单有效的算法来计算XBT偏差。这个工作在2011年初正式发表在美国气象协会旗下的大气和海洋技术杂志上。
 


图1. 2010年德国汉堡:我和意大利学者Franco Reseghetti。

  我的导师用这个非常小的课题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研究的道路:怎么找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信心: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别的问题又差了多少呢?而意大利学者的亦师亦友的帮助,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国际合作研究的大门:在2009年之后正式进入大气所学习的过程中,他引荐了几位对我影响非常大的国外学者,这几位朋友又引荐他们的朋友,我向这些朋友学习和请教,和他们保持长期的合作。奇妙的是,我第一次出国是在意大利学者的介绍下,独自一人去德国汉堡参加2010年的XBT会议,主办这次会议的德国科学家资助了我的来往旅费。在2018年,这位科学家正式通过了中科院国际人才计划PIFI计划的资助,马上来大气所全职工作至少9个月。这些奇妙的缘分,是大气所和每一个在大气所工作的科学家共同的结晶,是科学家们的大气所和大气所的科学家们一起发生的奇妙的化学反应。

  2009到2014年是在大气所硕博连读的五年,是心无旁骛解决问题的五年,这几年并没有人催促发论文,有的只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事实上在2011年用本科阶段的工作发表第一篇论文之后,第二篇第一作者论文在2014年才得以发表。沉稳安静的环境使我可以耐心细致的处理几百万条海洋观测数据,编写上万行程序分析数据偏差,尝试不同方法计算海洋变暖速率。这些技术上的沉淀才成就了后来的研究工作:因为钻研到了数据底层,所以才更明白问题在哪里,才有了一点国际上的“话语权”。在这几年里,在导师的支持下,经常参加国际会议,拜访相关的国外研究机构。刚开始,自我介绍都说不清楚,听报告也听不懂,慢慢的,语言用的多了,就能够表达自己了;眼界开阔了,就学会自己找些科学界的新闻八卦看了,报告就能听懂一些了。这些从零到一的蜕变,都是在所里给予的强大支持下才得以实现的。而这些交流,让我总是能保持思考和吸收新的思想,极大地促进了我——一个没有气象海洋相关背景的菜鸟的成长。

 
图2. 2014年博士毕业和导师。

  2014年,博士毕业(图2),正式留在大气所工作,虽然还在老地方,但从一个阶段步入了另一个阶段,生活和工作的挑战都陡然上升。人生关键词从一个字“科研”换成了一堆词“科研、经费、生活、房子、环境、学生……”。精力分散到了不同的关键词上,学到的第一个教训就是要“找准问题和提高效率”,方向的选择比具体做事情更重要一些。顶着大气所的“金字招牌”,经费申请也算顺利;2017年顺利评上副研;2017年经过所里和国家提名参加了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特别报告的撰写(图3);2017年国外访学半年;2018年搬到了新办公楼……一切都井然有序地开展,已经习惯了在大气所科研的生活。再回首2008年的那个下午,感慨生活在混沌和秩序的融合中前行。从20岁到30岁的我,已经在所里待了超过10年了;下一个十年,从30岁到40岁,将如何?将会发生什么?将是大气所的我和我的大气所之间的下一个故事!


图3. 2018年7月在兰州参加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 第三次作者会议。

 

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 成里京 2018年7月于大气所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1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华严里40号 邮编:100029
联系电话:010-82995381  Email:iap@mail.iap.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