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篇文章论大气所之精神
写下这样一个标题我心里是诚惶诚恐的,因为我在大气所的资历实在太浅,可能还不到谈论一个所精神的地步。我于2014年7月到大气所学习,迄今正好4年的时间,在大气所90周年的历程中不过一瞬。期间除了受到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之外,偶尔也会听到看到大气所先辈们的光荣历史,从而逐渐地也对大气所的精神有了更多的了解。斯人已去,无法面对面地接受很多前辈们的教导是我们的遗憾,但前辈们精神的传承却可以从阅读他们的文章著述中得以实现。因此,我将从涂长望先生的一篇文章出发,斗胆谈一谈大气所之精神。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与张印堂先生商榷中国人口问题之严重》,发表在1935年第一期的地理学报上。涂长望先生受竺可桢先生之邀于1934年底回国加入气象研究所(大气所前身),一直工作到1939年,这篇文章应该也是在气象研究所工作时所发表。从文章题目看我们可以知道是在谈论中国的人口问题,内容大概是驳斥另一位学者的观点。这样一篇文章似乎和我们大气所的主要研究内容风马牛不相及,而我看到这篇文章也只是纯属巧合,那是我在写作博士论文期间,为回顾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的发展历史去找前辈们的相关文献时偶然搜索到的。因为它的与众不同,我兴致勃勃地把它读了下来。
在这篇文章中,涂长望先生可以说是用一种近乎于呵斥的语气来反驳了张印堂先生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观点。原来张印堂先生在1934年的第一期地理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中国人口问题之严重》的文章,文中尽述当时中国人口过剩之厉害,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严重以及提出了及时采取节育的解决方法。涂长望先生在驳文中则一一作了回应,指出当时中国人口并不过剩,中国当时之所以穷困潦倒的根本原因所在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解决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的根本办法。具体来说,涂先生首先在与世界上其他很多发达国家对比了人均国土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潜在的耕地面积、出生率和净出生率之后,发现中国当时的人口密度都不算高,从而证明了当时人口过剩的论调是无稽之谈。其次驳斥了从中国向外移民过多、中国多灾荒、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等事实中推断出中国人口过剩的观点。涂先生认为这些事实和中国人口过剩毫无因果关系,中国人民穷困潦倒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鱼肉人民的制度和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殊势力,这些顽疾不除,纵使采取节育措施也不能解救人民的穷困潦倒于万一。最后,涂先生认为即使可能出现人口问题,唯一的解决办法也不是节育而是在根除顽疾的前提下,发展科技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之后生育率会不升反降,这在当时的欧美发达国家其实已经被证实了,并非如马尔萨斯所述人口在任何时候都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另一方面,粮食的产出随着科技进步也不会只呈线性趋势增长,而是增长得更加迅速,从而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人口问题在历史上一直都是颇具争议也非常复杂的话题,在这里我无意也没有能力去讨论关于人口问题的终极真理,反倒是觉得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带有阶段性特点的问题,不同的时期能够得到的结论和可以采取的措施都不一样。就涂先生和张先生所处的历史背景来看,我本人是坚定地站在涂先生一边的,我想后来的历史和事实也证明了涂先生是正确的。从涂先生给出的数据来看,当时的各项人口指标都不算高的,其他国家比我们高的有的是,人家都还没出现人口过剩问题,我们的人口不可能过剩,这个结论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体现了涂先生的严谨和实事求是。其次涂先生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的,人口的演变早已不是马尔萨斯的那套理论可以解释的了,它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经济、政治和科技方面的影响。涂先生看得见他们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且注意到欧美发达国家人口生育率已经下降的事实,这再一次体现涂先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最重要的,我能感觉到涂先生是本着一颗为国为民的心在写这样一篇文章。试想一下,在当时的社会如果你看到自己的国家四分五裂、军阀混战、列强殖民、科技落后,人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灾荒连年,你能把根本原因归结为人口过剩吗?我想涂先生在看到这样的结论时恐怕恨不得直接在文章上提笔“胡说八道”了吧!所以在这篇文章中,字里行间我看得见涂先生的愤怒、看得见涂先生的无奈、更看得见涂先生一颗为国为民的心。
历史已经远去,这些所有的细节终有一天都会落到尘埃里,我想这样的一次争辩可能到现在已经几乎没有人去在意和提起。但当前也是过去的延续,涂先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一心为民的爱国情怀实际上也就是大气所的精神之所在,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涂先生一人身上,从竺可桢、赵九章、叶笃正、顾震潮、陶诗言等先生的事迹中我们也能处处发现这种精神,这是大气所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值得我们现在身处大气所的每一位人员去传承和发展。
东亚中心 魏文广 2018年7月29日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1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华严里40号 邮编:100029
联系电话:010-82995381 Email:iap@mail.iap.ac.cn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