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正在办公室改学生的手稿,听到先生逝世的消息,后又从所里网站上得到证实。尽管此前已听到先生身体欠安,依然感到意外,不禁悲从心来,与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
1984年秋,我进入成都气象学院学习,不久后就经常听到先生的名字。 因为先生是中科院的学部委员,也是成气院的名誉教授。 虽然在心中对先生充满崇敬, 但一直没能亲眼见到先生。 直到1987年初夏,”东亚大气环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气院召开, 在学校组织的科学家与学生的座谈会上,才见到先生。 会后抱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请先生签名留念,并表达了想报考先生的硕士研究生的想法。让我惊喜的是, 先生不仅欣然地在我笔记本的一空白页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并留下一句勉励之言“预祝您考上硕士研究生” (见附图)。先生作为著名科学家,竟然是如此平易近人!
后来就考研究生的事跟先生去过几次信,每次都收到先生的亲笔回复。 遗憾的是, 由于个人原因, 没有报考大气所, 没能成为先生的硕士生, 而是报考了别的单位。受当时知识无用论思潮影响, 最后我放弃了到手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而被分配到湖北省气象局做预报员,这是题外话。
经过时间的磨练,六年后又回到校园,到南气院读硕士,毕业时报考大气所的博士。顺利考上了,但我报考的导师纪立人先生年满六十三岁,面临退休,不再具有招生资格。于是,纪老师帮我找了先生,请先生作我的第一导师,先生愉快地接受了,这样我便成为先生和纪老师合带的博士生。此后,从论文开题、答辩,到赴美行前,多次都受到先生的指教。
人生充满着很多变数,从当初想报考先生的硕士生,到后来却报考了别的单位;从没有报考先生的研究生,却成为先生的博士生。冥冥之中,似乎割不断先生与我的师生缘!
如今,先生驾鹤仙去,与我已隔阴阳两重天。但先生快速又略带家乡口音的普通话仿佛还在耳边,慈祥微笑着的样子仿佛还在眼前,叫我如何不戚戚然!
先生千古!
大气所:李双林
2012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