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北京市环保局“奥运空气质量监测评估与预测项目”中“周边区域空气质量地面、铁塔监测以及区域化影响”课题顺利完成

  2008年5月,为保障北京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期间有一个良好的空气质量,由北京市环保局组织的“奥运空气质量监测评估与预测项目” (项目编号:OITC-G08026056)各个研究课题进行公开招标。我所王跃思研究员中标并负责的 “周边区域空气质量地面、铁塔监测以及区域化影响” 课题(课题经费500万元),从6月1日起正式启动,通过与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有关部门协调,建立了由23个国际标准空气污染监测子站组成的“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立体监测网”,实现了对区域地面常规、立体分层、实时高分辨率的大气污染监测,无限数据接收网采集、质控和汇总数据,实时输送给北京市环保局作为奥运空气质量评估和预测的重要参考,为奥运会在北京的成功举办,实现国家“绿色奥运”的承诺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王跃思研究员的领导下,大气分中心全体职工、LAPC部分成员和研究生共计40余人,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团结一致,为保障观测项目成功完成奋力拼搏!从6月初到9月底,四个月高强度、超负荷、加班加点的工作,顶烈日战酷暑,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全面为奥运空气质量监测服务。奥运结束了,大家辛苦的劳动也得到了丰硕的回报,奥运期间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让人难以忘怀!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北京市委和北京市政府以及奥组委的表彰。
  此次监测任务是利用我院2007年奥运大气环境行动计划建设的北京及周边大气环境观测网的雄厚基础,2008年在北京龙潭湖、北土城大气所325m铁塔(4层梯度观测)、中关村、奥运村(遥感所内)和昌平阳坊建设了5个观测站;特别在北京西南方向沿太行山建设了石家庄、保定、涿州3个观测站;在北京东向沿燕山建设了秦皇岛、唐山、兴隆和燕郊4个观测站;沿北京东南方向建设了禹城(山东)、沧州、天津255m铁塔(4层梯度观测)、廊坊和香河5个观测站。共计建立了23个国际标准大气污染监测子站(其中6个高塔子站)的地面监测网;利用地面监测网、气溶胶遥测网(2007年建立)与高塔,并结合卫星数据反演,共同组成了北京及周边地区天空地一体化区域大气污染立体监测网;通过监测网实时提供的数据,结合天气形势,对重点污染物臭氧、细粒子设定超标警戒,对可能出现的严重污染天气预告提供实测数据,为预测预警数值模式提供第一时间初始场和验证资料。本课题建立的观测网弥补北京市环保局在观测地域、空间尺度和技术手段等方面的不足,并本着为奥运服务的精神,奥运期间所有观测数据和研究结果全部上交北京市环保局,统一向社会和媒体公布。
  满足国家需求,瞄准国际标准,观测网除了对空气中标志性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进行常规观测,还对国际上普遍关心的臭氧和细粒子进行监测,同时对引发标志性污染物的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凝结核等进行监测,为实现课题研究的科学目标做好充分准备。(大气分中心供稿)
附件下载: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