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动态

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NZC)召开2011年年会和理事会会议

 

11月23-24日,2011年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年会和理事会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召开。竺南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会军研究员、竺南中心副主任郜永祺研究员、挪威南森环境与遥感中心主任Ola M. Johannessen教授、挪威卑尔根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Peter M. Haugan教授、挪威驻中国大使馆科技参赞Kari Kveseth博士、北京大学谭本馗教授、杨海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龚道溢教授等和竺南中心的主要成员及研究生共七十余人参加此次年会。

首先,中心主任王会军研究员致开幕词。他对参加本次年会的各方代表表示欢迎,并代表大气物理研究所向Ola M. Johannessen教授颁发聘书,聘请他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客座教授。之后,中心副主任郜永祺研究员对竺南中心一年来主要的国际合作科研成果进行简要总结,包括中挪重大国际合作项目East Asia DecCen的进展,中挪双方研究人员在古气候资料重建和模拟、气候变化、气候变率和遥相关以及气候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随后的学术报告环节中,相关研究人员就上述研究方向详细报告了科研进展。具体包括:中上新世北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MOC)的模拟、南半球环流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BCM2.0模式中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AMO)与印度夏季风之间的联系、我国南方夏季降水的统计降尺度预测、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物在北太平洋地区扩散的模拟研究、格陵兰地区冰盖的物质平衡、中国地区降水和中纬度风暴路径的变率研究、卫星遥感降水以及WRF模式预报降水的评估和验证、1979-2010年西非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中国地区未来平均降水和极端降水的预估研究、淡水强迫下的经向热输送和皮叶克尼斯补偿等内容。

在会议最后,所有与会人员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竺南中心的国际交流和科学研究进行了讨论,挪威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Kari Kveseth博士尤其谈及了自己3次参加竺南中心年会的感受,她说竺南中心近几年的发展是十分喜人的,取得了相当的科研成果,尤其是中挪国际合作这个平台做得很实、很成功,希望竺南中心以后继续努力,建成一个优秀的国际化平台。

24日上午,竺南中心2011年度理事会会议召开。中心副主任郜永祺研究员首先代表NZC就2011年度科研、国际合作、项目进展和人才培养、科技奖励等方面的全面工作作了总结报告。一年来,竺南中心成员在短期气候预测、大尺度遥相关模态、我国气候变动、极端气候的演变和预估、海气相互作用、陆气相互作用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中心成员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近四十篇,其中SCI(E)论文二十余篇。主持了包括国家973项目、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公益性气象行业专项、中挪国际合作项目等一批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研究项目。过去一年中心成员获得多项奖励,王爱慧博士获得第十四届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二等奖,郭东林博士生获得“2011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2011年,中心有两人通过了博士答辩,一人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均获得学位。双边学术交流二十余人次。

理事会在听取了总结报告之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就竺南中心 2011年中挪双方合作的主要科学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对中心未来研究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部署。这次年会展示了一年来竺南中心的主要科研成果,获得了中挪双方代表的高度评价。在未来工作中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格陵兰地区气候变化和季风区气候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同时要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交流。IAP/NZC供稿)

附件下载: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