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动态

国家973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进行年度总结和交流

2011年12月15日至16日,973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EWEA-CE)”2011年度学术交流大会在北京静之湖度假村顺利召开。项目首席科学家王会军研究员、项目专家组专家曾庆存院士、黄荣辉院士、陈运泰院士、丁一汇院士、李崇银院士、王明星研究员、刘树华教授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张朝林研究员以及南京大学张耀存教授应邀出席。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等单位的项目科研骨干和研究生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项目首席科学家王会军研究员首先从项目科学目标及课题设置、主要进展和突出成果、研究前景、获奖和队伍建设、论文发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任职等情况对项目上半期的整体进展进行了介绍。项目自2009年2月启动以来,各课题从国家重大气象灾害实际出发,严格按照各自任务书开展研究工作,同时也注意到了各课题之间的衔接和不同研究领域的交叉协作,均顺利完成了前两年的计划,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包括:构建我国均一化的气候资料;初步提出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旱涝、酷暑、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特征;研究了全球变暖对我国南涝北旱形成的影响;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西北和中亚干旱区感热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我国春夏降水的影响;开展了东亚区域陆气耦合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我国夏季降水、气温异常潜在可预报性的影响研究;提出了年际增量预测、热带相似预测以及动力—统计相结合的预测思想和方法;利用区域气候模式预估了我国未来气候变化特征以及应用全球模式对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估等。

在随后一天多的会议上,七位课题组长韦志刚研究员、邹捍研究员、温之平研究员、黄荣辉院士、范可研究员、姜大膀研究员和严中伟研究员分别就各课题的进展情况向各位专家进行了汇报。期间,各课题均有两个代表性报告向与会人员展示了课题的突出研究成果,并介绍了未来的工作计划。项目专家组对各研究报告提出了具体的评论和建议,同时与会人员也都积极参加讨论,会场气氛非常活跃。

会议最后,专家组各位专家对项目整体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并提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和建议。黄荣辉院士表示,该项目在王会军首席的领导下,科研成绩很大,取得了很多科研亮点。同时提出应进一步凝练课题近三年以来的科研成果,并建议全体项目成员,要加强各课题之间的联系,更加深入的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区域能量和水分循环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极端气候的时空特征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并根据本项目的主题继续努力,力争取得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刘树华研究员提出我国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区地表参数化的工作应该尽快推向国际,形成我国特色的研究成果。张朝林研究员认为本课题三年以来在观测方法、机理研究和模式模拟预估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成果很多。同时指出,各课题成员应进一步围绕“能量和水分循环”、“极端气候变化”等关键词凝练项目已有的研究成果。

最后,项目首席科学家王会军研究员对各位专家对该项目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感谢项目参加人员在过去三年的努力。同时对项目未来的工作进行了细致的部署:在项目已有的科研基础之上,更加深入地研究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影响;进一步阐述了各个课题之间的联系,并要求各课题成员之间、课题之间协同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和学术交流。

 

           与会代表合影

 

附件下载: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