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刘荣华撰写的《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博士后培养工作纪实》在《科学时报》 B3 综合版发表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博士后培养工作纪实

刘荣华

1984年5月21日,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向邓小平同志建议,借鉴国外的博士后制度,在中国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行博士后制度。小平同志当即表示赞成。同年11月,我国试行博士后制度的帷幕正式拉开。1985年,国务院下发文件,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实施博士后制度。作为国家首批批准的博士后建站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简称大气所)的建站学科为大气科学,25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大气所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以来,始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以其海内外知名的学科优势,国内最具规模的导师阵容,吸引和凝聚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迄今共招收博士后137人,培养出博士后研究人员116人。已出站博士后绝大多数成为我国大气科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或领导者,有的还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为人师表、治学严谨的导师队伍

大气所博士后工作独具特色,首先应归功于那些悉心指导博士后科研的科学大家们。教学相长一直是该所培养人才的根本。

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导师曾庆存院士,25年来培养了12位博士后,如今,这些人都已成为国家大气科学研究和业务领域的顶尖人才。曾先生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他把科学报效祖国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和一贯的做人最高准则。他崇尚科学,对中华民族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他的一贯原则是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用爱国主义精神激励青年同志。他为人谦虚,礼贤下士,并且对科学有着忘我的热情,这使他具有极强的感召力。曾先生学识广博,对科学问题有着令人敬佩的洞察力。他对科技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准确把握,他视野宽广,对相关科学领域,如数学、流体力学,甚至文学、历史等有着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理解力。曾先生指导研究生论文都能高瞻远瞩,提出有前沿眼光和创新的学术选题。他指导学生先后开展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研制、气候数值模拟、气候预测、陆面过程模式设计等都取得了优秀的科研成果。

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导师吴国雄院士迄今培养出8位博士后。他鼓励学生尊重科学事实,敢于质疑权威和教科书的结论;他教育学生做学问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兴趣中、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享受科研的乐趣。他是位正直、坦率、睿智、幽默、和蔼、可敬、可亲又可爱的好老师。他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还是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他培养的博士后大多数成为教授,还有在部委和中国气象局和地方气象局等业务单位中出任重要岗位。他始终强调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强调合作、提倡团队精神,主张科学研究实施“大生产”的理念,为国家发展及满足国家需求作贡献。

大气物理学家、导师吕达仁院士秉承科学探索永无止境、需要一代代人为之奋斗下去的理念,从国家科学未来发展和大气科学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为科技工作者的素质提高和学术创新费尽精力和心血。他对博士后工作投入了极大热情,他的培养方式是鼓励多、肯定多,引导他们对所研究问题的兴趣和思考,鼓励不同方向之间的交流、合作。他因材施教,灵活而有效地培养人才;他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更注重以自己的人格、学术品格和实际行动感染人、引导人。他非常重视青年人才科学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注重科学思想的形成和方法论的成熟;看重物理原理的理解和数学方法的运用。他培养出的9名博士后中多数成为当今国内外大气物理领域的栋梁之才。

积极推动学科交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大气所自1987年招收博士后以来,除招收本专业领域的博士后,还先后招收了数学、海洋物理、地理水文、遥感、热能工程、应用数学、计算数学、生态学、植物学、化学空间物理等多学科领域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后,博士后研究具有明显的多学科交叉优势。他们利用所学的本专业知识和大气科学研究领域有机结合,创造出多学科交叉的成果,并已经形成一支学术梯队,出站博士后穆穆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穆穆于1987~1988年在大气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是曾庆存院士。穆穆197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1985年获复旦大学获得应用数学专业博士学位。在博士后研究阶段主要从事大气与海洋运动的非线性稳定性和天气与气候的可预报性研究,该领域是大气科学的前沿热点领域。穆穆在该领域做出了系统深入的创新成果。在可预报性和资料同化方面提出了研究可预报性的一种新方法(CNOP),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得到国际同行的一致赞同。穆穆等建立的湿饱和大气的非线性稳定性判据,被评述为“一个重要的结果”,“引人注目的应用”,被国外杂志评价为“极大地推动了对地球流体运动稳定性机制的理解”。2008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穆穆现在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后4名。他培养出的博士曾于2006年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与“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奖”。

于1996年出站留所的博士后王斌研究员,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协调耗散算子理论,率先构造了“显式平方守恒差分格式”等一系列适用于大气海洋数值模拟的新算法;王斌带领课题组用这些新理论、新方法设计出国际上第一个能严格保持有效能量守恒、不需任何平滑和滤波就能稳定运行的可调分辨率全球大气模式动力框架,建立起既具国际先进水平又有中国特色的新一代26层高分辨率大气环流模式;应用变分同化方法进行台风的初始化和站点降水资料的处理,大大改善了台风强度和路径的模拟,提高了暴雨预报的准确率。目前,研究的台风初始化方案已在上海台风研究所得到应用,建立的大气模式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采纳,用于厄尔尼诺预测系统。最近王斌带领课题组提出“三维变分映射资料同化”方法,为业务数值天气预报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初始化工具,得到国际同领域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

朱江,现任大气所副所长;徐永福,现任大气所LAPC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们都是改革开放初期出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来大气所做博士后的。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几年中,一批学有成就、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员,既在科研工作中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又坚定了他们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决心。

博士后工作期间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拓宽了他们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名师大家的指导熏陶,丰富了他们的学术素养和科研经历。他们通过博士后经历大幅度提高了研究水平,最终使自己的学术生涯真正进入成熟期,并迅速成为大气科学领域的中坚力量。

探索多渠道、多方式的博士后研究模式

大气所博士后流动站建站以来,非常重视加强院所合作,积极支援西部及其他兄弟单位的博士后人才培养,并给予许多扶持性措施,受到院、校的欢迎。大气所先后与兰州大学、云南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寒旱所等院、校(所)合作,联合培养博士后,如兰州大学戴新刚、旱寒所杨梅学、云南大学吴涧,均为大气所帮助培养的高层次科研人才。

大气所还积极为产业部门的发展建设提供帮助。2003年帮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大气环境研究所建立博士后工作站,李崇银院士出任工作站学位委员会主任。2005年先后又与国家气候中心、国家气象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签署联合招收博士后协议。2004~2010年间与总参谋部大气环境研究所招收博士后8人,与国家气候中心招收博士后12人,与国家气象中心招收6人。

招收外籍及港澳台博士后是大气所博士后工作的一大亮点。伊拉克的留学生莫林(Monim Hakeem Kalaf AL-Jiboori)博士是2001年进入大气所的博士后,在工作期间,他先后以第一作者共发表5篇研究论文(国际刊物4篇,国内刊物1篇),并获得“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香港城市大学周文博士2004~2006年在大气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已是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

然而,随着多元化人才聘用制度的改革和就业方面的压力,近年大气所博士后招收数量呈下降趋势。为此,大气所及时调整策略,积极争取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留学生到所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给予优惠政策。如:在接收回国留学人员做博士后时,可不受时间和名额的限制;博士后期间工作、学习的时间可以和合作导师协商。鼓励国内外导师合作,聘请国外知名度高的导师做该所兼职教授进行联合招收外国博士后等。

大气所自由、宽松、开放的学术传统和学术氛围,使博士后工作成绩斐然。

1987年至2010年,大气所博士后科研人员共获得各种奖项150多项。他们正依靠自己的能力、素养和成就,迅速成为国家科研队伍的重要力量。他们成为研究员、教授、研究导师,担任各类科研院所、课题组的领导,承担“973”、“863”等重要科技项目,发表原创性、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在国际、国内重要科技组织中担任职务,成为各类科技期刊的主要编审人员,为相关部门的重大决策提供科技咨询,解决国家需要、人民关心的重要科技问题,在科技、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学时报》 (2011-05-10 B3 综合)

附件下载: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