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大气科学教育基地、中科科技培训中心、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大气所离退休党总支、公共技术中心党支部联合开展了“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实践能力”教师节培训活动。
刘荣华代表大气所对前来参加培训的50位西城区骨干教师表示欢迎,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她说大气所为此次培训做了精心组织,今天是专为中学地理教师“量身打造”的大气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特色培训,希望通过培训增进西城区中学教育工作者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推动教师科学素养提升,帮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能力,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
首先,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李艺苑副研究员主讲“火星大气环境基本特征及数值模拟”。李老师主要从事大气模式动力框架基础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围绕火星大气数值模式的研发开展工作。她为今天的培训提前翻阅了大量的中学地理书籍和学习。她从火星基础信息、火星大气环境基本特征、 火星大气数值模拟、总结和展望四个话题出发,带领师生们穿越火星,了解中国火星探测、地球与火星、火星地形、火星运行轨道和四季、火星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火星大气之谜:气候变化、全球沙尘暴等,她用生动的语言和精美的图片向大家讲述新一代火星大气模式GoMars历程以及我国一代又一代气象工作者的爱国情怀、科技事业发展和科学家们的艰辛工作。课程内容充实、节奏紧张,大家全神贯注,或低头沉思,或紧盯屏幕。在互动环节中为大家提供了提问与交流的机会,大家踊跃发言、积极提问,对“火星大气环境基本特征及数值模拟”研究领域充满了兴趣,几位老师表示愿意来大气所做科学研究。
接着,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陶益凡主讲“铁塔的前世今生”,她从1978年铁塔的筹建讲起,详细讲述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污染等相关科学知识,阐述了气象塔在科学研究中承担的探测任务。气象塔在280米高度南北两个方向安装了两部高清相机可24小时运行,每半小时就会自动拍照,实时监测周边天气、污染和地表状况。气象塔上还有两套观测系统——15层气象梯度观测系统和7层湍流通量观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的运行。40多年来,气象塔连续不间断地对北京市边界层风、温、湿平均场结构进行观测,取得了大量宝贵资料。这些积累多年的观测数据在大气科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陶老师带领大家依次参观了325米气象铁塔和地面气象场。能如此深入的了解与我们日常健康息息相关的大气污染方面的科学知识。
培训交流意犹未尽,老师们不仅感受到了科学家们的社会责任担当和科研热情,更收获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国科大关工委大气科学教育基地刘荣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