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中科院第七届公众科学日”,本届公众科学日的主题是“科技创新惠及民生”。所科普办公室精心准备、周密组织,于5月15日开展了活动。北京牛栏山中学的60名学生走进大气所,聆听了王自发研究员精彩的报告、参观了超算机房、325米气象观测塔和风洞实验室。
5月15日,北京牛栏山中学的师生们早早到来到大气所,由任晰简要介绍了气象学家竺可桢,同学们纷纷在竺可桢的塑像前合影留念。上午9点,科普报告正式开始。所长助理程新金研究员主持报告会,他向师生们介绍了大气所的历史沿革、学科地位、研究重点、国家重点开放室等基本情况及本次活动的主题、内容,并简要地介绍了王自发研究员的情况。随后王自发研究员作了“核泄漏扩散的模拟和预测—日本地震引发的思考”的精彩报告。地震发生时他正在日本仙台参加国际会议,亲身经历了地震的整个过程和震后的情况,并播放了地震时的录像。他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地震、海啸引发的核泄漏以及核泄漏扩散的计算机模拟、预测等方面的知识。报告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整个报告过程中,会场气氛极其活跃,同学们认真聆听,时而发出会心的笑声,积极提问,表现了对大气环境的极大关注和对科学家的敬意。
随后由高级工程师王军为师生们介绍了大气所购置的超级计算机,参加活动的师生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超算机房并提出问题,王军一一作了回答。
最后,师生们来到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园区进行了实地参观。高级工程师李爱国、罗卫东分别带领师生们参观了325米的气象观测塔和风洞实验室。他们生动地讲述了气象塔的历史、塔上设备及数据接收处理、气象观测塔在城市污染观测中的作用等知识,详细介绍了风洞实验室的工作原理、科学实验和实际观测等方面的情况。整个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不时提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科普活动,既向年轻一代普及了大气环境方面的基本知识,又增强了他们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和意识,同时也展示了大气所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科技成果和科学成就。(科普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