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正值全国科技周、中科院公众科学日和全国气象科技周,我所本部全天面向公众开放,举行主题为给地球做CT:近距离touch地球模拟系统的科普活动。
800多人次,异常热闹
活动前,我们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共号就提前预热,发布了海报与活动预告。不仅有首师大附小、廊坊小学和清华附小的师生们闻讯组团报名,还有普通市民家庭和媒体记者前来,共有800以上人次的参观者,现场非常热闹。
为让普通公众更清楚地理解“地球模拟”的含义,本次活动设计了诸如AR眼镜、远程交互、模型展示等丰富有趣的活动环节。
为给参观者提供更好的科学体验感受,我们有二十多名来自IAP科普小组的志愿者自愿报名,他们统一身穿橙色t恤,在现场为大家耐心讲解、引导。
活动原定9点半开始。可还不到8点,就已经有急性子的孩子和家长陆续前来,活动提前拉开了序幕。
融化的北极熊
走进大厅,首先进入大家视线的,是一只晶莹剔透的北极熊冰雕,大家纷纷驻足观看、拍照合影,还有小朋友说“想舔一口凉快凉快”,被志愿者拦住了。
这个周末恰好赶上最近北京高温,冰雕北极熊在闷热的天气中一点点融化;在志愿者的讲解中,大家更直观地认识到全球变暖使得冰盖和冰川融化,不仅造成全球海平面升高,也让两极地区动物的生存陷入困境。
最受欢迎:AR体验
北极熊后面,是本次活动中最受欢迎的“明星”:AR眼镜。大家一定都听过VR眼镜,那是“虚拟现实”,戴上后就能沉浸在虚拟世界中;而AR眼镜则是“增强现实”,是VR眼镜的升级版,戴上后看到的是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叠加。
在本次活动中,大家能看到在现实的大厅和人群中,悬浮着一个虚拟的地球,上面有不同颜色模拟着地球上海洋环流的变化。
AR眼镜体验地球海洋环流的效果模拟
大家都想体验一把“上帝视角”,排起了长队,不仅有跃跃欲试的孩子,也不乏成年人的身影。不过第一次戴AR眼镜可能会不太习惯,无法在视野中很快“抓住”悬浮的地球,我们的志愿者们着实花了不少力气,耐心地帮助每一个体验者。
“叔叔,地球在哪儿啊?我怎么还没找到啊……”
远程交互体验
AR眼镜体验区旁边,是远程交互体验区,这里提供了模拟海洋、植被、亮温等的可视化效果,还可以通过操作PAD来实现交互。在五位志愿者的帮助下,参观者操作画面,使地球转动、放大、缩小,观察地球上的变化。
自己动手测PM2.5
在楼下,还有一个由玻璃搭建的实验室,这是我们每次科普活动的保留节目:监测室内PM2.5的变化。
志愿者在实验室里炸起了薯条,油烟泛起后,通过我所淮南研究院自行研发的PM2.5随身监测仪,可以清楚看到PM2.5从原先的30μg/m3,飞速飙升到400μg/m3以上,达到重度污染;而当有人抽烟时,PM2.5更是高达1300μg/m3 以上,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人当即表示要换个油烟机、以后炒菜要开窗通风;还有孩子说要录下来,回去督促爸爸戒烟。
“我的妈呀,油烟里的PM2.5真这么高啊!”
青年科学家,跟孩子们打成一片
本次活动还安排了两场科学讲座。
上午是《给地球做CT》,由我所LASG的郑伟鹏副研究员向大家详细介绍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告诉大家什么是地球系统、什么是“数值模拟”。
下午则是季风中心的魏科副研究员带来了《生死平流层》,向大家讲述平流层中臭氧对地球生命的庇护、对极端天气的影响,唤起大家认识到地球环境的脆弱。
两场科学讲座都座无虚席,周围还站满了观众。当两位老师提问时,同学们踊跃举手抢答。
讲座结束后,不少小朋友意犹未尽,拉着老师提问和合影(都是好学的好宝宝)。
小朋友们亲热地搂着郑伟鹏老师,不让他走!
魏科老师自己准备了科学漫画,送给小朋友们,还邀请大家把自己画的科学漫画寄给自己。小朋友们可高兴了!
硅立方:炫酷的超级计算机
在一楼大厅里有个黑色的立方体,闪耀着神秘的蓝色光芒,这就是“硅立方”,是“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运行的高性能计算机硬件系统。
曙光的技术老师向大家介绍硅立方
我所志愿者回答参观者们的问题
楼下还有风云系列卫星、远征系列无人机,它们为地球模拟提供了大量探测数据。
远征系列无人机模型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模型
“悄悄摸一摸风云二号,感受一下卫星~”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老师在向参观者讲解风云四号气象卫星
模型都配以大量科普展板,加上志愿者们的介绍,让大家对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的海量数据来源有了更深了解。
压轴环节:征名活动
在参加完这些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大家对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建立了初步认识,我们还有最后一个压轴环节——征名活动。
大家一定记得天宫、嫦娥号、玉兔……这些亲切的名字吧,我们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也想要一个响当当又朗朗上口的昵称!
参与者可以在大厅“现场征名区”填写征名卡;也可以参加网上征名活动。
我们将选取10个入围昵称,送上奖品,并邀请入围者来到北京“怀柔大装置园区”,亲自见证开工的历史时刻!
征名活动大大增加了大家的积极性,现场一共收集了100多张征名卡,网上也收到100多个名字,未来还在继续收集中。这次征名活动由我所朱江所长亲自策划,传播效果显著。活动当天,他也来到现场,饶有兴趣地排队体验了AR眼镜,并接受了北京卫视新闻频道的采访。
朱所接受北京卫视新闻频道的采访
网络直播:30万观看
活动中,考虑到一些朋友家住外地、或者有事无法前来,但又对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和地球模拟、气象科普非常感兴趣,我们特意采用了目前流行的网络直播方式,在新浪微博同步直播本次活动。我所李汀博士作为科普大V在新浪微拥有800万粉丝,截止昨天,已有30万人次通过直播观看了本次活动。
直播将让更多人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参加活动,参与现场互动。
30万次播放,61万阅读,1100多条评论。
志愿者现场解答来自网络评论的问题
咦,还有一位神秘嘉宾,也被直播的镜头逮住了!
正在AR眼镜区排队的朱江所长也入镜跟网友们交流,网友评论:艾玛,没想到中科院大气所的领导这么潮哇
尾声
活动在下午16时落下帷幕,师生和市民们的欢声笑语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本次公众开放日活动,展示了我所的最新科技成果“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为大家介绍了地球科学与气象方面的科学知识,展现了我所科研工作者与研究生们的活力和魅力。
活动结束了,各位志愿者辛苦啦!大家合个影吧!
本次活动的圆满落幕,得益于我所各个实验室和部门的通力配合、全所员工对于科普工作的大力支持、科普志愿者的热情与付出。
同时也要感谢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协办。
我所始终把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作为社会责任之一。未来,我们还将举办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科普活动,让公众进一步了解我所的科研成果、和他们关注的日常科学话题,努力搭建科研工作者和公众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人走近“看得见的科学”、感受科学的魅力。
(科普办公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