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AAS封面故事|聚焦第三极: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植被变化的主控因子发生转换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植被活动变化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那么在这些不同区域,植被活动是如何响应气候变化的?其气候主控因子又是什么?这些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是进一步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植被变化趋势的基础。大气所主办的英文期刊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的第十一期封面文章针对上述问题给予了正面回答。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平均气温在1880~2012年间已经上升了0.85℃, 且1983~2012年是北半球1400年以来最暖的30年。已有研究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前,全球增暖趋势明显,高原气温变化则较为平缓;其后全球增温趋于变缓,但相较而言高原在突变后表现为更大幅度的增暖。

  与气温变化情况相比,高原降水的变化情况则要复杂得多,且高原雨季主要集中于夏季。近30年来高原年降水日数的整体变化趋势较为平缓,并无明显突变;而年降水量整体呈微弱的增加趋势,且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总体而言,近几十年来髙原降水量整体略有增加。

  全球变暖背景下,近30年来青藏高原在植物生长季(夏季)的气温整体存在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高原中南部区域的上升趋势相较于高原北部较弱;而与气温相比,青藏高原大部分区域的夏季降水仅呈现微弱的增加趋势。

  气温与降水作为植被活动的重要控制因子,无疑都会对植被变化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其植被活动变化已呈现出显著的地域分异特征。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青藏高原的今天也许就是其他地区的明天。在青藏高原,植被活动是如何响应气候变化的?不同区域植被的气候主控因子又是什么?气温与降水在青藏高原的植被变化中的主控角色是否发生了转变?

  在本期封面文章中,作者试图利用气温和降水资料以及植被指数(NDVI)数据集,通过分析1982~2011年间青藏高原植被活动与气候因子之间相关性的时空变化,确定了青藏高原区域植被的气候主控因子及其转变过程。

  本期封面文章第一作者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花婷助理研究员发现:“在青藏高原中部及东南部区域,生长季前的降水量与生长季植被活动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变弱,而与此同时气温与植被活动之间的相关系数明显增加并超过显著性水平,表明这一区域植被活动的气候主控因子可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降水量转变为气温。”

  文章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王训明研究员认为:“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气候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可能是这一区域植被活动主控因子转变的原因。虽然许多研究指出气候变暖导致的干旱抑制了一些区域的植被生长,但这一研究却表明气候变暖对高海拔区域生态系统可能产生有利的影响。”

  

 

  本期封面选择以风景画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两张照片为王训明研究员2013年夏季在青藏高原地区开展野外考察工作时所拍摄。该封面展示了青藏高原两个典型区域的植被状况(右上为青藏高原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沿岸高山针叶林和灌丛林带,左下为青藏高原中部的青海高寒草甸)。

 

  

  Hua, T., and X. M. Wang, 2018: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the climate controls of vegetation dynamic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1982–2011. Adv. Atmos. Sci., 35(11), 1337–1346, https://doi.org/10.1007/s00376-018-7064-3.

  Download: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376-018-7064-3http://159.226.119.58/aas/EN/10.1007/s00376-018-7064-3 

附件下载: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