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LRH-WP: 未来气候和人口变化将共同导致中国区域热浪相关健康风险增加

  近些年来,气候变化导致中国高温热浪出现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可能还会持续。除此以外,中国未来还面临着城市化、老龄化、人口增长和流动等社会变迁,这些问题叠加将不断加剧高温热浪的健康危害。中国已经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努力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将全球升温幅度限制在1.5°C内的目标贡献力量。那么,在不同的气候变化和人口数量预测情景下,中国未来热浪归因死亡人数将如何变化?若采取更加严格的减排政策,又将获得怎样的健康收益?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赵亮高工和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黄存瑞教授课题组及其合作团队在《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上发表文章:“Projections of heatwave-attributable mortality under climate change and future population scenarios in China”)。该研究通过将气候区特异的暴露反应函数应用于热浪期间的死亡人数,预测了至本世纪末三种RCP排放情景下热浪相关死亡人数的规模,并分析了热浪相关死亡人数变化的驱动因素和不确定性来源。

  该研究发现,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中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即使在低排放(RCP2.6)情景下,热浪对中国人群的健康危害也将持续增加。然而,如果能实现1.5°C温升目标,预计会产生显著的健康收益。热浪相关死亡负担在不同的排放情景下有所差异(图1a)。在 RCP8.5下,热浪相关死亡人数将持续上升;在 RCP2.6和 RCP4.5下,热浪相关死亡人数在2050年左右将下降。到本世纪末,在RCP8.5、RCP4.5和RCP2.6下,热浪造成的年死亡人数预计将从基线期的10,264(5,996–14,094)增长到2090年的72,259(33,911–119,394)、35,025(16,834–59,865)和20,303(9,153–34,179),相应地增加了6.7、3.2和1.9倍。

  1.5°C温升情景下,2090年热浪相关死亡人数(16,769人)仍比基线期高出1.6倍。然而,与RCP2.6、RCP4.5和RCP8.5情景相比,将温升限制在1.5°C可以使中国每年死亡人口分别减少3,534、18,257和55,492人。

  在区域上,热浪相关死亡负担呈现较强的空间异质性。不同情景下,近一半(47.4%–51.7%)的热浪相关死亡都集中在华东和华中地区,覆盖了多个发达城市群(图1c)。除东北地区外,中国几乎每个省份的热浪相关死亡人数都会增加,其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增幅最大(图1d)。

  这项研究指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认采取气候变化减缓政策和适应措施。

 

图1. 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热浪归因死亡人数

  注:a,1986年至2100年三种RCP情景下的中国的热浪归因死亡人数。垂直线表示不确定性范围。b,基线期格点水平热浪归因死亡人数。c,2030年、2060年、2090年格点水平热浪归因死亡人数。d,2090年与基线期相比,热浪归因死亡人数的变化。AN,热浪归因死亡人数;RCP,典型浓度路径。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与应对”专项(2018YFA0606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41790471)和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2020B0301030004)的资助。

  论文信息:

  Huiqi Chen#; Liang Zhao#; Liangliang Cheng; Yali Zhang; Huibin Wang; Kuiying Gu; Junzhe Bao; Jun Yang; Zhao Liu; Jianbin Huang; Yidan Chen; Xuejie Gao; Ying Xu; Can Wang; Wenjia Cai; Peng Gong; Yong Luo; Wannian Liang; Cunrui Huang*. Projections of heatwave-attributable mortality under climate change and future population scenarios in China.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 2022, 28, 100582, https://doi.org/10.1016/j.lanwpc.2022.100582.

  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6606522001973

  Contact: Zhao Liang, zhaol@lasg.iap.ac.cn

附件下载: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