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气候过渡带(TCZ,Transitional Climate Zone)是季风主导的湿润区向西风带主导的干旱区的过渡区域,水资源匮乏,对气候变率和气候变化十分敏感,且生态脆弱,气象灾害频发,因此对其干湿变化特征及机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气候、生态和社会意义。近60年的观测数据分析表明:与全年干湿状况不同,TCZ 夏季干湿量变化趋势并不明显,且其变化主要由降水主导的3-8年的年际周期振荡为主。通过TCZ边界滤波后日降水变化定义其夏季雨季爆发、撤退和持续时间,发现TCZ雨季从6月下旬开始8月中下旬结束,持续时间与其干湿变化的相关性最强,而与雨季爆发和撤退时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同时TCZ 西部对季风雨季最为敏感。
充足的水汽和相应的抬升机制是降水发生的必要条件,我们进一步对TCZ夏季降水水汽来源及其年际异常产生的环流背景分析。基于FLEXPART_10.4v 模式输出结果,通过拉格朗日水汽诊断, TCZ 夏季降水水汽主要来自7 个区域:TCZ 局地蒸发(32.58%)、其西北侧亚欧大陆(32.14%)、中国中东部地区(16.62%)、西太平洋(8.58%)、中国南海及印度尼西亚地区(2.99%)、孟加拉湾(1.4%)以及阿拉伯海(0.71%)。根据水汽源地的主导系统区分夏季风环流、西风带及局地蒸发对降水的水汽贡献,表明夏季风环流、西风带和局地蒸发对TCZ 夏季降水水汽贡献相差不大,分别为30.3%、32.14%和32.58%(见图1)。但从年际变化上看,季风水汽输送对TCZ 的年际降水变率的影响最大,约为局地蒸发和西风带的2 倍。
同时,我们还识别出两个主要的与TCZ夏季降水年际变率相关的遥相关型:欧亚大陆遥相关(EU)和环球遥相关(CGT)。从水汽供应及环流条件两个角度看,两个遥相关模态对TCZ夏季降水年际异常的影响机制分别为(见图2):当EU 位相为正时,在中高纬度西欧至内蒙地区产生“+ - + -”的位势高度异常,加强了来自西风带及夏季风系统的水汽供应,同时对应涡度平流随高度的增加及异常的暖平流,有利于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上升运动异常,为更充沛的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供应及有利的环流条件。而沿中纬度西风急流传播的CGT 通过东海-日本海上空正压异常加强夏季风环流有关的水汽输送,并伴随着TCZ 当地的水汽增加;此外在CGT 正位相时,TCZ 上空的涡度平流垂直分布及暖平流异常提供了上升运动的有利条件,有利于其上空的水汽转化为降水。
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和Climate Dynamics上。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毕业生王秋琳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现就职于杭州市气象局,黄刚研究员和王林(RCE-TEA)副研究员为论文的通信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5115)资助。
图1 TCZ夏季降水水汽主要来源及定量贡献
图2 EU和CGT遥相关对过渡带夏季降水年际变率影响的物理机制示意图
论文信息:
Wang Qiulin, Wang Lin*, Huang Gang, et al., 2021: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transitional climate zone in summer during 1961-2018[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41(3): 1633-1648.
Wang, Qiulin, Huang Gang*, Wang Lin*, et al., 2022: Mechanism of the summer rainfall variation in Transitional Climate Zone in East As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isture supply during 1979–2010 based on the Lagrangian method. Climate Dynamics. doi: https://doi.org/10.1007/s00382-022-06344-8
Wang Qiulin, Wang Lin*, Gang Huang*, et al., 2022: Mechanism of the Summer Rainfall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Transitional Climate Zone in East Asia: Roles of Teleconnection Patterns and Associated Moisture Processes. Climate Dynamics. doi: https://doi.org/10.1007/s00382-022-06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