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GRL: 青藏高原隆升驱动中新世以来东亚季风气候向北延伸

现代东亚夏季风具有鲜明的副热带特征,能够影响至东亚地区40ºN附近。东亚夏季风偏强的年份往往会造成我国东部“南干北湿”的降水格局,导致南方干旱和北方洪涝等灾害,反之亦然。揭示东亚季风气候向北延伸至当前边界的时间及机理,对于理解东亚夏季风在增暖背景下的演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何林强与所在课题组师生合作,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题为“Northward Extension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Since the Miocene Set by the Uplift of Tibetan Plateau”的研究论文,指出中新世以来受青藏高原主体隆升的影响,东亚夏季风季节演变(即东亚夏季风雨带从初夏至盛夏的“北跳”现象)开始出现,从而将东亚地区湿润的季风气候向北推进至当前的边界(图1)。

该工作结合代用记录、气候模拟和地形罗斯贝波理论,聚焦新生代四个典型时期(始新世(约~55Ma)、中新世(约~15Ma)、上新世(约~3Ma)、当前气候),揭示了地质时期东亚季风气候向北延伸与青藏高原隆升的联系。研究指出,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隆升通过激发地形罗斯贝波影响东亚。从初夏至盛夏,急流减弱北移,地形罗斯贝波的变化使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北抬,进而导致季风雨带从东亚南部移动至东亚北部,季风气候由此向北延伸至当前边界。该研究为理解新生代东亚季风气候向北延伸提供了新视角,强调了高原隆升激发的地形罗斯贝波在现代东亚夏季风季节演变格局形成中的重要性。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41988101)和第二次青藏科考项目(2019QZKK0102))资助。

图1 新生代典型时期东亚季风气候的演变。填色表示模式模拟的年降水量(单位:毫米/天),圆点表示代用记录和观测资料。

论文引用:

He, L., Zhou, T., Guo, Z., Zuo, M., Ren, Z., Chen, X., et al. (2024). Northward extension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since the Miocene set by the uplift of Tibetan Plateau.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51, e2023GL107262. https://doi.org/10.1029/2023GL107262

附件下载: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