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大气所党政领导班子集体调研淮南大气科学研究院

  202099日,大气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周天军、党委书记陆日宇、副所长姜大膀以及相关职能处负责人等一行八人到淮南大气科学研究院调研,并与淮南研究院职工进行座谈。 

淮南研究院园区

  所领导一行先实地考察了淮南上窑气候环境综合观测试验站的场地建设、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情况等。观测站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上窑国家森林公园,占地约23.5亩,目前拥有风廓线雷达、固态毫米波云雷达、微波辐射计、边界层观测系统(102米塔)等观测仪器设备,已经具备支撑环境监测、大气物理探测、陆气相互作用和天气过程研究的条件和能力。之后,所领导集体考察了淮南研究院园区三期基建工程进度和园区一期、二期的建设使用情况,以及孵化、引进企业的生产、办公状况等。 

淮南上窑气候环境综合观测试验站风貌

考察观测试验站

  实地考察结束后,所领导班子和有关职能处负责人与淮南研究院职工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会上,淮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磊做了《淮南研究院建设情况》报告,介绍了淮南研究院发展概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以及未来发展展望。经过近10年的建设,淮南研究院已初具规模,为下一步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座谈并听取工作报告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已完成产业园一期车间、生产服务楼共7621平米、二期综合楼及研发实验室共24486.5平米,经审计资产价值约1.1亿元(不含土地); 

俯瞰淮南研究院

  在重大项目方面,中科院“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极端精密智能制造研发与测试平台-环境智能监测装备研发测试平台”已开工建设,将于本月结构封顶,该平台将入库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撑该中心四个主要发展方向中的“环境”领域建设; 

综合楼众创空间

  在产业化方面,以淮南大气环境科技产业园为平台,重点发展大气探测、环境监测与治理、高性能计算等产业方向,已有11家企业运行,获评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省级众创空间; 

在车间考察

车间外景

  在支撑科学试验方面,淮南研究院承接了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APSOS两年联调联试、“无人船”项目前期研制和原型测试、多项短期加密观测和仪器性能比对试验等任务。

听取工作报告 

  淮南研究院副院长孙扬做了《环境智能监测装备研发测试平台》报告,介绍了项目概况、设计方案、工作进展和后继计划。在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制造业智能转型及“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大背景下,为了满足我国高端制造行业的飞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中科院委托四个研究所共同承担“极端精密智能制造”这一重要研究建设项目。大气所承担的“环境智能监测装备研发测试平台”项目拟解决环境监测高端元器件、传感器依赖进口,环境监测设备设施智能化、网络化不足等问题,打造环境智能监测软硬件大数据平台。 

考察十三五平台基建工地

  目前,平台基建工程即将封顶,仪器设备逐步到位。平台的建成,将对服务长三角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优化治理、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将结合十四五规划的要求,不断升级,为解决国家发展需求的“卡脖子”问题,提供相关关键技术支持。

 

淮南研究院办公环境

考察综合楼入驻企业

  座谈会上,围绕淮南研究院定位、引进人才、项目的思路、观测站的管理、扩大宣传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周天军在总结发言中代表所领导班子充分肯定了淮南研究院的建设成绩,对坚守淮南近10年、为淮南院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同志表示感谢。他指出,未来淮南研究院定位于应用基础研究加科技成果转化,紧扣大气科学和地球系统科学的学科之本,按照中科院“三个面向”的要求,抓住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机遇,积极探索、深化与科大、安徽理工大学、南信大、地方气象局、生态环境局等单位的合作,充分发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作用,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拓展发展空间,打造高水平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平台和科教创新基地。研究所也将通过政策导向,在加强现有的院士工作站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科研人员在淮南研究院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工作,鼓励国重、院重、所内研究室、大的课题组等研究单元在淮南研究院设立分室或者工作站,以期不断提升淮南研究院整体实力,依托淮南研究院平台申报各类服务于地方发展的科研项目,为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与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做出应有的贡献。 (所办供稿)

附件下载: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