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2021年中日韩“东北亚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讨会召开

  2021年11月4日至5日,中日韩“东北亚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研讨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顺利召开。来自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韩国首尔大学、韩国延世大学、韩国釜山大学、韩国浦项科技大学、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研究所、韩国汉阳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日本东北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等研究机构和大学的近40名专家学者在线上参会。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NRF)及日本学术振兴会 (JSPS)共同发起,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NRF)负责承办。中日韩三方会议主席分别由周天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NAKAMURA Hisashi教授(日本东京大学),Kyung-Ja HA教授(韩国釜山大学)担任。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负责本次研讨会中方代表团的组织工作。

  11月4日,本次研讨会承办方、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NRF)秘书长Young-Chul Kim先生代表会议发起机构中日韩三方基金会在开幕式上致辞。在为期二天的会议中,中日韩三国科学家围绕着“东北亚气溶胶和气候变化”、“亚洲生态和社会健康与全球变化”、“季风和极端气候”、“快速气候变化和古气候”等四个会议主题,呈现了32个精彩学术报告,交流分享了中日韩三国学者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四个主题的报告内容涉及:1.6万年前东亚气候突变事件、中纬度气溶胶变化和北极变暖、东北亚周围的辐射强迫、东亚吸光碳质气溶胶的来源及其辐射强迫和气候影响、中国的人体健康与气候变化、粤港澳大湾区气候变化挑战与应对、东亚人类世的综合风险治理、“未来地球”计划在亚洲的发展和重要性、高原地表光伏发电对下游极端天气的影响、东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热浪、暴雨等)的归因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和社会的影响评估、气溶胶对区域天气和气候影响的模拟研究、中国地区行星边界层高度的长期变化、太平洋经向模态对ENSO的影响、季风区降水预估研究、韩国国家污染减排政策效果研究、东亚热浪的陆地资料同化与预测系统、多时间尺度的全新世亚洲季风变率、从古气候到现代气候视角下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关联等。

  根据三国基金会的各自推荐,来自中日韩大气科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包括中科院大气所吴国雄院士、北京大学朱彤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程海教授、中山大学董文杰教授、杨崧教授、清华大学罗勇教授、日本人类与环境研究所Yasunari Tetsuzo教授、日本东京大学Taikan Oki教授、Watanabe Masahiro教授、韩国首尔大学Chang-Hoi Ho教授、韩国釜山大学Axel Timmermann教授、韩国延世大学Soon-Il An教授、韩国蔚山国立科学技术研究所Myong-In Lee教授等应邀参会并做了报告。按照发起方三国基金会的倡议,青年学者占参会代表的三分之一,南京大学汪名怀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林霄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赵传峰教授、中国科技大学赵纯教授等杰出青年学者应邀参会和做报告。

  在会议的讨论环节,中日韩三方达成共识,将以“未来地球”计划为基础,进一步开拓中日韩三国关于东北亚地区气候变化的合作研究网络,加强三国间的科研合作。本次会议为中日韩三国即将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领域A3研究项目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推动了中日韩三国基金会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

  本次会议原计划于2020年在韩国济州举行,受疫情影响延期至2021年,经三方协商,最终以线上会议形式召开。(科技处供稿)

 

 

 

附件下载: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