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气所”)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的“2024年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暨联盟理事会”上成功加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钱诚研究员作为此次大气所申联的牵头人受邀代表大气所出席会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近日,又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在长期“仰观天宇”和“俯察大地”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认知,蕴含着丰富的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和农学知识,对我们今天的生产生活仍然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6年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是经农业农村部批准,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与相关机构共同发起和组成的非营利性的非法人组织。联盟有效整合全国研究和保护传承二十四节气的资源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搭建开放共享合作平台。各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原则,共同推进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
大气所起源于1928年由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创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早年竺可桢先生对物候和天气进行了数十年如一日的观察记录研究,并记录在《竺可桢日记》中。近些年,钱诚研究员对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系列研究,指出各地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状况已随全球变暖而发生变异,它对农业生产的指示效应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正在变得不准;提出“气候学二十四节气” 赋予了二十四节气动态变化内涵,使它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依然可以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参考;并通过在国际英文SCI期刊上发表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的论文向国际社会推广二十四节气文化。
大气所的成功加入可谓是强强联合,为“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后续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和研究应用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