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大气所举办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年第17期研究生导师培训班

  为进一步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1129-30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大气物理所承办、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协办的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年第17期研究生导师培训班圆满结束。国务院大气科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金德鹏教授、大气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陆日宇研究员和来自大气所和地质与地球所180多名研究生导师和教育管理干部参加了此次培训。研究生部主任孙鹏宇主持开班仪式,陆日宇和所党委委员、所务秘书孙建奇研究员、所务秘书孙业乐研究员、所务秘书郑飞研究员分别主持培训。

  开班仪式上,陆日宇代表承办单位致辞,他对国科大长期以来对大气所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强调研究生阶段是“人生塑型”的最后时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如何与学生交流是导师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如何做合格导师是导师职业生涯的一个重大课题。参会导师应利用本次培训机会提升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的终身职责。最后陆日宇呼吁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各位导师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图1.陆日宇致辞

  接着,金德鹏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科教融合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报告,他首先根据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科技、教育、人才的战略部署,全方位阐述了国科大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随后重点介绍了国科大科教融合办学模式、国科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情况和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金德鹏最后还分享了作为研究生导师的经验和体会。 

图2.金德鹏书记做报告

  王会军院士作为大气所的老所长和导师,他培养出的学生多人获得杰青、优青项目资助,是大气科学领域的资深导师,他本次独辟蹊径地采用谈心方式分享了自己24年导师生涯的宝贵经验和感悟。王会军院士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培养全过程给出了10建议:鼓励学生树立奋斗目标,因材施教;为学生选题时要具体,同时注意创造性、独特性和实用性;指导学生科研过程要循序渐进,逐步拓展;指导学生适时总结;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包括题目引人注目、文章逻辑清晰、总结简练、图表精确美观;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提问,例如举一反三、逆向思维、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做学术报告的能力;养成好的学习科研习惯,广泛涉猎,文献要注意有精读有泛读,随时记录奇思妙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主动的同时导师也要主动;提倡导师建立以导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题组文化。 

图3.王会军院士做报告

  然后,国科大招生办公室主任冉盈志、培养与学位部副部长王济洲、学生处处长王岗、教务部副部长刘佳分别介绍了国科大招生、培养、教学、学生工作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大量生动的案例使参会导师对国科大相关政策和情况有了直观具体的了解。 

图4.冉盈志、王济洲、王岗、刘佳做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杨凤池教授做了《研究生心理特点及师生互动策略》、国科大校长助理、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部长黄辉教授做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努力做“经师”“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纪监审办公室主任孟娟高级工程师做了《坚守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创新生态》、华中科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彭湃做了《研究生学习的典型问题及其教育干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教授做了《研究生教育治理的新形势、新挑战与新任务》的报告。各位专家分别从师生心理健康、导师角色与定位、科研道德与学术规范、研究生教育制度解读等方面进行了专业讲解。 

图5.黄辉、杨凤池、澎湃、薛二勇做报告

  课程结束后,参会导师进行了结业考试。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课程内容丰富精彩,受益匪浅。会务组在本次导师培训前期做了大量精心筹划和细致安排,获得了参会导师的普遍好评。(研究生部供稿)

    

    

附件下载: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