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QJRMS: 青藏高原高位涡系统对2020年长江流域超强梅雨的影响

  2020年夏季(6-7月)长江流域遭遇了超强梅雨降水,造成了自1998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值得注意的是,梅雨期长江流域的降水呈现出全流域偏多的特征。目前,大多数研究工作关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的形成机制,而对长江中上游地区降水异常的成因关注较少。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国雄院士团队研究发现,与气候态相比,2020年夏季青藏高原高位涡系统异常活跃,且频繁东移。东移出高原的高位涡系统不仅造成长江中上游地区降水偏多,而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异常也有贡献(图1)。

图1 2020年梅雨期(6月1日-8月2日)30°-37°N平均的位涡(阴影)和30°-35°N平均的降水(等值线)随时间的演变。蓝色虚线表示青藏高原东边界114°E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的日变化过程对高位涡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该研究的第一作者马婷婷说,“并探讨了高位涡系统移出高原的条件。”研究表明,日出后(当地时间),高原地表感热的增强造成近地层非绝热加热随高度递减,不利于高位涡系统的生成。而随着地表温度的升高,蒸发的加强削弱了地表的非绝热加热;同时400hPa附近云的形成释放潜热,两者共同造成了近地层非绝热加热随高度增加,有利于正位涡的制造。与气候态相比,印度洋增暖所导致的孟加拉湾上空的异常反气旋向青藏高原输送过多的水汽,导致2020年夏季高原地表和400hPa之间非绝热加热的垂直梯度偏强,是造成梅雨期高原高位涡系统异常活跃的主要原因。高位涡系统移出高原的时间对其后续的发展较为关键,下午或晚上移出高原往往对应着高原东侧地表感热偏强,与之相对应的辐合上升运动有利于高位涡系统移出高原并向下游地区发展。

图2 青藏高原高位涡系统发生发展及其移出高原的示意图

  “我们的工作不仅丰富了2020年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异常的成因,”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刘屹岷研究员说,“也为印度洋影响我国夏季降水的机制和多时间尺度相互作用提供了新思路。”

  以上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上,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30963,41905068,42030602,91937302)和国家重点研究计划(2018YFC1505706)共同资助。

  文章信息(开放获取):

  Ma, T., Wu, G., Liu, Y. & Mao, J. (2022) Abnormal warm sea-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Indian Ocean, active potential vorticity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severe flooding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summer 2020.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20. https://doi.org/10.1002/qj.4243

附件下载: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