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第一届“大气污染对农作物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国际研讨会”召开

  514日,由中英双方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大气污染对农作物及生态系统的影响研讨会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乐旭研究员主持。英国埃克塞特大学Nadine Unger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廖宏教授、英国哈德莱中心Steven Turnock博士、香港中文大学Amos Tai助理教授、中科院生态研究中心冯兆忠研究员、中科院植物所刘玲莉研究员、中科院遥感所李正强研究员、北京大学林金泰教授和张霖教授等专家以及部分博士后、研究生共7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就中国大气污染的观测及模拟、作物产量及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观测和模拟、大气污染对作物产量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系统对大气污染的反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会议由开幕式、主题报告、特邀报告(包括观测、模拟、评估三部分)、墙报展示以及讨论等环节组成。开幕式由乐旭研究员主持。在随后的主题报告环节,廖宏教授系统回顾了中国地区空气污染的研究进展,对历史PM2.5和臭氧的年际年代际变化进行了归因解释,对不同排放情景下未来中国地区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估;Nadine Unger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气溶胶和臭氧对植物生产力的影响,指出气溶胶对于农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小,而臭氧则会极大地降低植物的生产力,强调了中国区域的空气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了较大危害,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在第一部分观测报告中,冯兆忠研究员对臭氧危害农作物的观测事实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指出臭氧浓度增加15ppb可能导致小麦20~30%的减产;刘玲莉研究员介绍了气溶胶影响植物生长的观测研究,指出高湿和高气溶胶光学厚度共同促进杨树生长;李正强研究员对SONET辐射观测网的基本情况做了介绍,并通过与AERONET对比,说明了该观测网能够为长期辐射模拟提供数据支持;王鹤松副教授则对涡度相关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如何提高数据质量和空间代表性进行了分析。  

  在第二部分模拟报告中,Amos Tai教授介绍了TEMIR模式与GEOS-Chem模式的耦合进展,及其模拟植被臭氧损耗的基本情况,并在该模式中比较了两种不同模拟方案对于结果的影响;杨辉一博士对模式数据的校正和检验方案进行了介绍;彭静副研介绍了中国南部空气污染的情况,并对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张霖教授在报告中强调了氨气排放对于PM2.5的重要贡献,以及氮沉降通过生态系统对地表臭氧的重要反馈。 

  在第三部分评估报告中,乐旭研究员模拟了全球空气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对北美、欧洲、中国等典型区域进行了对比;Steven Turnock博士则对于不同排放路径下模式参数化方案的改进以及臭氧浓度的未来预估进行了介绍;林金泰教授强调了全球化过程中贸易对于空气污染跨区域传输的重要影响;张天一副研究员对不同条件下气溶胶和臭氧如何影响小麦和水稻进行了探究,强调当前气溶胶减排措施不足以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负面影响。 

  随后进行了墙报展示环节,共有9人对其研究内容进行了展示,内容涉及臭氧、气溶胶、排放、氮沉降、干旱等诸多要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极大丰富了本次会议的交流内容。在最后的讨论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对于如何更好结合观测和模式两种手段、如何利用模式对空气污染影响生态系统进行评估,以及如何更好地对大众进行科普教育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于空气污染和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理解和认识。 

  本次研讨会在大气污染对农作物及生态系统的影响方面,尤其是中国区域的情况,就最新的研究进展及挑战进行了探讨。为期一天的会议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也为后续的中英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CCRC供稿)

    

    

附件下载: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