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前沿研究,助力国家防灾减灾战略实施,2024年9月14日,由地球系统数值模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和大气环境与极端气象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大气所青年创新促进会协办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青年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2024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成因、机理、观测与预测等前沿问题,旨在为提升我国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科技水平提供前瞻性建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袁星主持了上午的会议。
开幕式上,大气所副所长周天军研究员发表致辞,系统回顾了2024年国内发生的几起重大极端天气事件,包括4月的广东洪水、6月的河南旱涝急转、7月的洞庭湖洪灾及重庆创纪录的持续高温。周天军指出,这些事件对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严峻挑战,进一步反映出全球气候变化的深远影响。他引用联合国全球早期预警倡议和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的报告,强调全球因灾害性天气导致的经济损失逐年加剧,2022年已高达2750亿美元。此外,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粮食安全、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的长期影响也日益明显。周天军呼吁青年学者聚焦极端天气事件的成因与预测技术,推动应急科技创新,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此次会议共有19场学术报告,其中包括8场特邀报告。会议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线下参会科研人员近200人,线上腾讯会议300人。
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机理方面,北京大学胡永云教授通过古气候数值模拟揭示了二叠纪末期极热事件与生命大规模灭绝的密切关联,为从古气候视角理解当代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的深远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大气所王林研究员则探讨了欧亚大陆北部极端高温与急流遥相关的关系,指出极锋急流作为大气波动的波导,在极端高温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清华大学杨大文教授的报告揭示了我国极端降水随气温升高而增强的趋势,特别强调黄河流域暴雨风险的持续增加,并从约束订正角度为未来极端降水事件的预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观测资料与观测技术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缪驰远教授指出,现有地面站点观测资料严重低估了青藏高原的降水量,并提出了径流系数偏大、实际蒸散发超过观测降水量、冰芯雪水当量超过同期降水量的三大关键证据。他特别强调,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研究中,观测资料的不确定性需高度重视,这种不准确性可能影响对极端事件机理的深入理解。大气所杨婷副研究员则利用先进的立体探测技术,介绍了激光雷达和卫星遥感等手段在获取气溶胶垂直分布中的应用,揭示了气溶胶对降水、气温等关键气象变量的复杂影响,推动了气溶胶与极端天气研究的前沿探索。
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测方面,国家气候中心郑志海研究员从国家气候预测业务的进展出发,全面总结了2024年夏季气候异常,指出全国降水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华北、黄淮等地经历了“旱涝急转”现象。他强调,我国气候预测业务系统能够准确预测降水“涝重于旱”的总体格局,以及东部季风区降水偏多、华北暴雨和极端高温的发生,显示了气候预测能力的持续提升。大气所范方兴助理研究员则从“2024年大气所汛期气候预测会商”的复盘总结出发,指出大气所的气候预测模式成功捕捉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脊线偏南等关键气候异常,但同时也反思了北方雨带范围和强度预测中的不足。大气所段晚锁研究员则探讨了正交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O-CNOPs)方法在异常台风路径预报中的应用,展示了该方法在长时效台风路径转向预报中的显著优势,为提高台风路径预报的准确性提供了有力支持。
来自11位青年学者的报告涵盖了从极端事件的形成机理、数值模拟、观测分析到次生灾害防控的多维研究,展现了广泛的学术视角。报告内容丰富多样,涉及极端水热条件下的野火风险、气候模式发展、强对流天气和沙尘天气的预报等领域。徐希燕探讨了极端水热条件对野火风险的影响,何编介绍了FAMIL大气模式在极端降水模拟中的应用,张文霞分析了人类活动对降水变率的增强。朱江山通过雷达观测研究了江苏超级单体风暴中的中气旋现象,陈曦介绍了iDust全球高分辨率沙尘-天气一体化预报系统的进展。黄平分析了热带太平洋平常态与ENSO的关系,潘宝祥讲述了生成式同化预报方法的最新发展,张元春研究了我国不同地区暖季对流的组织类型与环境条件,高雅探讨了印度洋海温年代际变率对ENSO和亚太季风降水关系的调制作用。刘冬霞研究了强对流天气中的闪电活动和电荷结构,谢作威则分析了东北冷涡的形成、维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
青年学者们围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前沿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事件频发,已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重大挑战,精准预测和有效应对刻不容缓。与会者强调,数值模拟、观测技术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至关重要,呼吁进一步推动多学科合作,提升我国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科技水平,为国家防灾减灾战略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
此次研讨会为青年学者搭建了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领域的多学科交叉合作,彰显了青年科研力量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为国家防灾减灾工作贡献了新的智慧和力量。
大会现场合影